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甘露寺》
《甘露寺》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曾闻甘露前朝寺,北固西来体势成。

山涌金银孤屿出,地蟠吴楚大江横。

帆樯两岸瓜州渡,烟火千家铁瓮城。

安得更凭高处望,无边诗思一时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甘露寺及其周边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风貌。诗人王鏊以细腻的笔触,将历史遗迹与眼前景致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首联“曾闻甘露前朝寺,北固西来体势成”,开篇即点明了甘露寺的历史地位和地理位置,暗示其在古代的重要性和现今的静谧之美。北固山与西来的气势相呼应,为整幅画面奠定了雄浑的基调。

颔联“山涌金银孤屿出,地蟠吴楚大江横”,进一步描绘了甘露寺周围的自然风光。山峦起伏,仿佛金银堆砌而成的岛屿从云雾中显现,而大地则如同盘踞在吴楚之间的长江,横贯天地之间,展现出磅礴的气势与壮丽的景色。

颈联“帆樯两岸瓜州渡,烟火千家铁瓮城”,转而聚焦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场景。瓜州渡口帆影点点,船只穿梭于江面,而铁瓮城内烟火袅袅,万家灯火映照着夜空,既展现了繁忙的水运景象,也描绘了城市生活的热闹与温馨。

尾联“安得更凭高处望,无边诗思一时生”,表达了诗人对更高视角的渴望,以及由此激发的丰富想象和创作灵感。站在更高的位置上,诗人似乎能更全面地欣赏到这幅融合了历史、自然与人文的美丽画卷,激发了无限的诗意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甘露寺及其周边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还蕴含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中秋独坐次田叔韵·其二

坐觉当檐白,巡看满径清。

兔圆犹寂历,虫急更分明。

晚岁凭谁得,哀吟只自成。

乾坤意何极,搔首暮寒生。

(0)

大水后泛舟·其一

未能避风雨,稍已近菰蒲。

宿网县秋渚,归舟逗夕湖。

生涯随鬓脚,世事且头颅。

不道人情剧,何妨醉眼孤。

(0)

寄题江心寺

胜绝江心寺,江空塔影长。

潮痕剥断石,海气湿危廊。

僧老秋无寐,雕寒翅有霜。

英雄馀涕泗,风雨吊残阳。

(0)

晓行

落落大星动,荒荒残月新。

马骄常倦夜,鸡小不知晨。

风雨思家数,阴阳纪异频。

江南与江北,哀疏几回真。

(0)

包十少府制苧袍赠余游武夷

君裁白苧作山衣,送我新穿入翠微。

坐倚青天吹铁笛,紫云黄鹤近人飞。

(0)

答宾父江上见怀作

秋风谁晚渡,为我重相怜。

五里斜阳外,扁舟一个前。

萧皋行欲半,平楚望来全。

衣带寒江水,令人极惘然。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