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少方伯徐公明月轩·其二》
《题少方伯徐公明月轩·其二》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应怜明月满长安,永夜凭轩万里看。

秋水乍疑湖外合,白云犹似署中寒。

绕枝乌鹊星霜色,一曲关山道路难。

此兴庾公曾不浅,南楼参佐几人欢。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题少方伯徐公明月轩(其二)》。诗中描绘了月夜下的长安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和对历史人物的缅怀。

首句“应怜明月满长安”,以“怜”字表达了诗人对满城月光的喜爱与欣赏,仿佛月亮也懂得人间的情感,特意洒满长安城。接着,“永夜凭轩万里看”描绘了诗人深夜倚窗远眺的情景,将个人情感与广阔天地相连,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秋水乍疑湖外合,白云犹似署中寒”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秋水与白云分别比作湖面与署中,既表现了自然景色的变换之美,又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秋水似乎在暗示着季节的更迭,而白云则仿佛在提醒人们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凉。

“绕枝乌鹊星霜色,一曲关山道路难”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乌鹊绕枝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和谐,而“星霜色”则暗示时间的流逝。一曲关山道路难,则表达了对旅途艰辛的感慨,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最后,“此兴庾公曾不浅,南楼参佐几人欢”引用庾公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思了当下的社会环境,或许只有少数人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江行

贪看湘江景,蓬窗手自扪。

沙陈鸟行迹,石带水流痕。

大树多遮庙,疏林间有村。

芦花自弥望,消得酒盈尊。

(0)

满江红·其二饯前政卢光祖赴鼎州幕席上作

津鼓冬冬,三老醉、知谁留得。

都不记、琵琶洲畔,草青江碧。

桃李春风吹不断,烟霞秋兴清无极。

怅樽前、桂子有馀香,曾相识。残雨昼,初凉夕。

高烛烂,新醅白。长歌断,欢意不如愁色。

父老能寻循吏传,关河暂枉诸侯客。

待日边、一纸诏黄飞,胜相忆。

(0)

菩萨蛮·其四

倚阑闲捻生绡扇。新凉庭户微风转。疏雨断檐声。

淡云开晚晴。蔗浆寒浸齿。枕簟清如水。

相忆不胜愁。月来帘上钩。

(0)

题武夷

群玉山前隐道园,松声鹤唳隔溪闻。

山灵似识游人意,要看青林映白云。

(0)

岁除即事

连夜缝纫办,今朝杵臼频。

买花簪稚女,送米赠穷邻。

宦薄唯名在,年华与鬓新。

桃符诗句好,恐动往来人。

(0)

隐逸

落魄蕉衫戴道冠,菖蒲满案浸清寒。

有钱即买丹砂炼,无病犹将素问看。

连日游山僧共住,频年乞米鹤同餐。

世间不朽非钟鼎,曾与高人静处观。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