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光盈江水深,江干忽听老龙吟。
谁将清夜桓伊笛,吹入山阳向秀心。
回乐峰头胡地管,洞庭波上楚人砧。
天涯一种秋声急,雪满江南孤客簪。
江月光盈江水深,江干忽听老龙吟。
谁将清夜桓伊笛,吹入山阳向秀心。
回乐峰头胡地管,洞庭波上楚人砧。
天涯一种秋声急,雪满江南孤客簪。
这首诗《闻笛有忆》由清代诗人徐夔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闻笛声引发的思乡之情与对历史人物的追忆。
首联“江月光盈江水深,江干忽听老龙吟”以江面的月光和深邃的江水起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随后一句“江干忽听老龙吟”则在宁静中突然引入了一丝苍凉与神秘,仿佛是古老传说中的龙在深夜低吟,为整首诗增添了几分奇幻色彩。
颔联“谁将清夜桓伊笛,吹入山阳向秀心”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将笛声与历史人物桓伊和向秀联系起来,暗示了笛声穿越时空,触动了古人的心弦,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历史与现实、过去与现在的思考。
颈联“回乐峰头胡地管,洞庭波上楚人砧”进一步扩展了空间感,将听者置于广阔的自然之中,回乐峰头的胡地管声与洞庭湖上的楚人砧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宏大的画面,既展现了地域的辽阔,也暗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情感共鸣。
尾联“天涯一种秋声急,雪满江南孤客簪”收束全诗,将情感推向高潮。天涯的秋声急切,仿佛是在催促着远方的游子归家,而“雪满江南孤客簪”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形象地表达了在外漂泊之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历史典故以及个人情感的巧妙融合,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也深刻揭示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对故乡的怀念与对历史文化的追思。
往祚颓已久,大业缅方新。
仰视圣皇德,承胤为我亲。
暇日荷休明,高馆集众宾。
中厨列庖馔,水陆备鲜鳞。
凉风起天末,皓月照秋旻。
感此四海士,无言越与秦。
共生盛明世,矫矫如凤麟。
芳茵吐华烛,气蒸为烟云。
酒行不停觞,循转犹车轮。
挥毫赋诗篇,影落响必臻。
泛泛邺河水,同为藩翰臣。
忝承宗社寄,金圭积我身。
管弦娱耳目,佳人世所珍。
常恐远志促,有怀不及伸。
愿同慷慨士,居处得依仁。
庶以展节义,岁晏奉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