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其危窃其祚,萧衍道成视刘裕。
宫城围吴兴拒,徒称马袁仍厚遇。
本失正末奚数,定律兴乐曾何助。
特佞佛奉象塑,舍身同泰功德慕。
初祖谒直指处,漆桶弗契乃北去。
祀牺牲代面素,庙不血食语不惧。
饿台城应始悟,荷荷那得金仙护。
乘其危窃其祚,萧衍道成视刘裕。
宫城围吴兴拒,徒称马袁仍厚遇。
本失正末奚数,定律兴乐曾何助。
特佞佛奉象塑,舍身同泰功德慕。
初祖谒直指处,漆桶弗契乃北去。
祀牺牲代面素,庙不血食语不惧。
饿台城应始悟,荷荷那得金仙护。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弘历对中国南朝梁武帝萧衍的评价。首句“乘其危窃其祚”批评萧衍借助乱世篡夺帝位的行为,暗示他并非正统继位。接下来的“萧衍道成视刘裕”将萧衍与东晋开国君主刘裕相提并论,暗指其功业不足。
“宫城围吴兴拒”描述了梁武帝晚年抵御侯景之乱的情景,但诗人认为他的军事举措并无实效。“徒称马袁仍厚遇”讽刺他对待权臣侯景过于宽容。接着指出萧衍治国无方,“本失正末奚数”,律法和音乐也无法带来实质帮助。
“特佞佛奉象塑”反映了梁武帝笃信佛教,甚至舍身修行,但诗人认为这种行为并未对国家带来实际益处。“初祖谒直指处”可能指的是萧衍寻求佛法指导,但并未得到满意答案。“漆桶弗契乃北去”以寓言形式表达他对佛法的不契合,最终选择离开。
“祀牺牲代面素”暗示梁武帝晚年生活简朴,但仍未能避免悲剧。“庙不血食语不惧”表达了后人对其结局的冷漠,以及诗人对他的批判态度。“饿台城应始悟”指的是梁武帝被困台城时的反思,但为时已晚。“荷荷那得金仙护”以讽刺的口吻质疑是否有神佛庇佑他。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事件和典故,揭示了弘历对梁武帝萧衍作为皇帝的评价,认为他在政治、军事和信仰上均有失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