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霞戴鹿胎,岁月不能催。
饭把琪花煮,衣将藕叶裁。
鹤从归日养,松是小时栽。
往往樵人见,溪边洗药来。
披霞戴鹿胎,岁月不能催。
饭把琪花煮,衣将藕叶裁。
鹤从归日养,松是小时栽。
往往樵人见,溪边洗药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者的生活景象和精神追求,展现了自然与清贫的美好。
"披霞戴鹿胎,岁月不能催。" 这两句表明道者远离尘世,以大自然为伴,不为世俗的功名利禄所累,过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披霞"和"戴鹿胎"都是形象地描绘道士服饰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而"岁月不能催"则强调了他们对时间流逝的豁达。
"饭把琪花煮,衣将藕叶裁。" 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道者自给自足、简朴生活的状态。"饭把琪花煮"指的是用简单的方法烹饪食物,而"衣将藕叶裁"则是用自然界中的材料来制作或修补衣物,体现出一种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度。
"鹤从归日养,松是小时栽。" 这两句诗表达了道者对长寿、健康的追求,以及他们对时间的珍视。"鹤从归日养"暗示了道者通过修炼以期达到长生不老,而"松是小时栽"则指的是年轻时就种下希望之树,等待其成长。
"往往樵人见,溪边洗药来。"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樵夫偶尔会遇见道者,并看到道者在溪边采集或清洗草药的场景,反映出道者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道者的日常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一个追求精神超脱、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境界。
君不见千里马,有时困羁靮。
不遇九方歅,龙文更谁识。
又不见五彩凤,有时铩羽翮。
不如鹜与鸡,聚族自争食。
人生遭轗轲,俯仰今犹昔。
贤有不黔突,圣有不煖席。
圣贤尚栖栖,我独何恻恻。
但恐白日沉,年光竟虚掷。
乾坤等蘧庐,寿命非金石。
愿餐不死药,蓬瀛杳难觅。
乘化复奚疑,委心任所适。
故国遗铜驼,秋风暗荆棘。
霸图有兴衰,人事无休息。
矫首望归云,鸿飞楚天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