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道者》
《赠道者》全文
唐 / 唐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披霞戴鹿胎,岁月不能催。

饭把琪花煮,衣将藕叶裁。

鹤从归日养,松是小时栽。

往往樵人见,溪边洗药来。

(0)
注释
披霞:形容早晨或日出时的霞光,象征着青春和活力。
鹿胎:鹿皮或鹿茸,古代视为珍贵药材,这里可能象征长寿或贵重。
琪花:神话中的仙花,象征珍奇和美好。
藕叶:指莲叶,常用于比喻高雅或清廉。
鹤:长寿的象征,常与仙道联系在一起。
樵人:打柴的人,代表民间生活。
洗药:可能指采药或制药,也可能象征清洁和自然的生活方式。
翻译
身披朝霞,头戴鹿胎装饰,时光无法催促我老去。
用珍贵的琪花烹煮饭菜,用藕叶裁剪制作衣物。
白鹤在归来之日被精心饲养,幼时种下的松树已长成参天。
常常有樵夫看见,他们在溪边清洗药材归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者的生活景象和精神追求,展现了自然与清贫的美好。

"披霞戴鹿胎,岁月不能催。" 这两句表明道者远离尘世,以大自然为伴,不为世俗的功名利禄所累,过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披霞"和"戴鹿胎"都是形象地描绘道士服饰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而"岁月不能催"则强调了他们对时间流逝的豁达。

"饭把琪花煮,衣将藕叶裁。" 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道者自给自足、简朴生活的状态。"饭把琪花煮"指的是用简单的方法烹饪食物,而"衣将藕叶裁"则是用自然界中的材料来制作或修补衣物,体现出一种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度。

"鹤从归日养,松是小时栽。" 这两句诗表达了道者对长寿、健康的追求,以及他们对时间的珍视。"鹤从归日养"暗示了道者通过修炼以期达到长生不老,而"松是小时栽"则指的是年轻时就种下希望之树,等待其成长。

"往往樵人见,溪边洗药来。"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樵夫偶尔会遇见道者,并看到道者在溪边采集或清洗草药的场景,反映出道者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道者的日常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一个追求精神超脱、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境界。

作者介绍
唐求

唐求
朝代:唐

唐求[唐](约880~约907)(约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一作唐俅或唐球,蜀州青城县味江镇(今属四川省崇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佑年间前后在世。唐末隐居味江山中,人称“唐山人”或“ 唐隐居”。王建占据成都后,召他为参谋,但他拒绝与之合作。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他以诗自娱,以诗言志,以诗寄情,把写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唐求主要活动于唐武宗会昌年间至唐灭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及下层文人心态,风格清新自然, 丰富了晚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猜你喜欢

为陈弘道题十一首·其八武陵源

武陵源里桃花春,世俗传闻昧伪真。

早知只在东园里,大有高人来问津。

(0)

有感

君不见千里马,有时困羁靮。

不遇九方歅,龙文更谁识。

又不见五彩凤,有时铩羽翮。

不如鹜与鸡,聚族自争食。

人生遭轗轲,俯仰今犹昔。

贤有不黔突,圣有不煖席。

圣贤尚栖栖,我独何恻恻。

但恐白日沉,年光竟虚掷。

乾坤等蘧庐,寿命非金石。

愿餐不死药,蓬瀛杳难觅。

乘化复奚疑,委心任所适。

故国遗铜驼,秋风暗荆棘。

霸图有兴衰,人事无休息。

矫首望归云,鸿飞楚天碧。

(0)

信阳道中即事·其三

山下无人踪,山上无鸟语。

惟馀一片云,见我来游此。

(0)

萧赞善允升

耽奇词赋古,养拙友朋疏。

每退金华直,常翻贝叶书。

谭宗时契鸟,洗墨畏惊鱼。

更羡东门达,延陵故不如。

(0)

中山刘刺史邀饮西溪

碧树深深带水斜,门垂果实类山家。

携将千日中山酒,来醉西溪六月花。

(0)

元日登王章甫水明楼·其一

经年劳碌马蹄间,久客虽归也不閒。

争似水明楼上坐,浪花影里看春山。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