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窗闲徙倚,风露已秋深。
晚色兼凉至,浮云带日阴。
池荷欺碧玉,篱菊暗黄金。
时序将遒尽,翻惊壮士心。
南窗闲徙倚,风露已秋深。
晚色兼凉至,浮云带日阴。
池荷欺碧玉,篱菊暗黄金。
时序将遒尽,翻惊壮士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南窗边闲坐,感受着秋夜的风露,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晚色”、“浮云”、“池荷”、“篱菊”等意象,细腻地展现了秋季特有的景色,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季节变换的深刻体悟。
“南窗闲徙倚,风露已秋深。” 开篇即点明地点与时间,诗人独自在南窗边徘徊,感受到深秋的风露,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
“晚色兼凉至,浮云带日阴。” 描述了傍晚时分,凉意渐浓,天边浮云遮蔽了太阳,使得光线变得昏暗,这一景象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池荷欺碧玉,篱菊暗黄金。” 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池塘中的荷花虽已凋谢,但仍保持着碧绿的叶子,仿佛在“欺凌”着碧玉;而篱笆旁的菊花则在暗淡的阳光下绽放,金黄色的花朵显得格外醒目。这两句不仅展现了秋季植物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时序将遒尽,翻惊壮士心。”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诗人意识到季节即将结束,不禁让壮志满怀之人感到心生惊惧。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物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昔岁歉无年,今夏仍荐饥。
罢民去南亩,贱价捐东菑。
籍籍道路间,饿者何累累。
藜藿不充肠,苶然旄与倪。
嗟我禄代耕,每食为不怡。
徒怀仲由志,身贱那得施。
属城上民讼,比牒皆苦词。
奉诏实有无,百闻谢一窥。
星言说桑田,行与父老期。
触热不敢休,重趼宁告疲。
郊原赤如赭,秉穗无孑遗。
垦艺不可分,四旁生蒺藜。
流行诚代有,愚弱岂易欺。
附上亦有刑,残下罪攸司。
鄙夫不忍此,告吏咸赦之。
庶兹咻喔恩,足以苏茕嫠。
大农急经费,言利析毫釐。
二吾犹不足,一切宁谓宜。
国侨敏争承,郑邑用不危。
冯煖焚券书,田氏人若归。
区区二小邦,两士能若斯。
当官在必行,匪石安可移。
诸公悉吾友,此志良弗非。
当令徇路人,一听狂者诗。
《检覆郏城旱田示同官及寄河南诸贤》【宋·刘攽】昔岁歉无年,今夏仍荐饥。罢民去南亩,贱价捐东菑。籍籍道路间,饿者何累累。藜藿不充肠,苶然旄与倪。嗟我禄代耕,每食为不怡。徒怀仲由志,身贱那得施。属城上民讼,比牒皆苦词。奉诏实有无,百闻谢一窥。星言说桑田,行与父老期。触热不敢休,重趼宁告疲。郊原赤如赭,秉穗无孑遗。垦艺不可分,四旁生蒺藜。流行诚代有,愚弱岂易欺。附上亦有刑,残下罪攸司。鄙夫不忍此,告吏咸赦之。庶兹咻喔恩,足以苏茕嫠。大农急经费,言利析毫釐。二吾犹不足,一切宁谓宜。国侨敏争承,郑邑用不危。冯煖焚券书,田氏人若归。区区二小邦,两士能若斯。当官在必行,匪石安可移。诸公悉吾友,此志良弗非。当令徇路人,一听狂者诗。
https://shici.929r.com/shici/8aNTR4r.html
高楼亦炎蒸,况乃楼之下。
念彼生民微,累累尽蜗舍。
上天无清风,何以逃永夏。
顾余更缊蠖,眇然用悲吒。
火流暑当反,日暝天欲夜。
我躬且自阅,于此犹閒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