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流照槛肃埃氛,百里秋光草树分。
青壁峻时山背日,碧潭空处水销云。
千寻下彻鱼无隐,一点高飞鹭出群。
回首故乡人未去,乱蝉声噪不堪闻。
溪流照槛肃埃氛,百里秋光草树分。
青壁峻时山背日,碧潭空处水销云。
千寻下彻鱼无隐,一点高飞鹭出群。
回首故乡人未去,乱蝉声噪不堪闻。
这首诗描绘了早秋时节贵溪南亭的壮丽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联“溪流照槛肃埃氛,百里秋光草树分”以溪流映照亭栏,清静肃穆,百里秋色中草木分明,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
颔联“青壁峻时山背日,碧潭空处水销云”进一步描绘山峦峭壁在阳光照射下的景象,以及碧绿深潭中云雾消散的情景,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神秘。
颈联“千寻下彻鱼无隐,一点高飞鹭出群”则聚焦于水中与空中,千尺深潭中鱼儿自由游弋,不被察觉;高空中一只白鹭独自飞翔,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尾联“回首故乡人未去,乱蝉声噪不堪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虽然身在异乡,但内心深处对家乡的眷恋却难以割舍,尤其是听到蝉鸣,更添了几分思乡之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赞美,也蕴含了深深的思乡之情,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情感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