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谁凿山骨,开作石瓮圆。
不假陶冶工,可拟金石坚。
终日泻飞淙,积岁成重渊。
山灵为呵护,神物常蜿蜒。
有时起风电,白昼生云烟。
黎民沐嘉泽,胜迹垂千年。
伊谁凿山骨,开作石瓮圆。
不假陶冶工,可拟金石坚。
终日泻飞淙,积岁成重渊。
山灵为呵护,神物常蜿蜒。
有时起风电,白昼生云烟。
黎民沐嘉泽,胜迹垂千年。
这首诗描绘了宝山石瓮这一自然奇观,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壮丽与神秘。首句“伊谁凿山骨,开作石瓮圆”以问句形式引出主题,仿佛在询问大自然如何创造出如此奇特的石瓮形状,赋予了自然景观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接下来的“不假陶冶工,可拟金石坚”两句,赞美了石瓮的坚固与非凡,暗示其历经岁月而不衰,如同金石一般坚韧。
“终日泻飞淙,积岁成重渊”描绘了石瓮内流水不断,日复一日地汇聚,最终形成了深邃的深渊,展现了水的力量与时间的积淀。而“山灵为呵护,神物常蜿蜒”则赋予了石瓮以生命,山灵的守护与神物的蜿蜒流动,增添了神秘色彩,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
最后,“有时起风电,白昼生云烟”描绘了石瓮周围时而风起云涌,电闪雷鸣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而“黎民沐嘉泽,胜迹垂千年”则点明了石瓮对当地人民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处自然奇观,更是历史的见证,将美景与人文情感紧密相连。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宝山石瓮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历史文化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