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与三茅借一峰,自携周易听松风。
隐居本为逃名计,结入头衔却不中。
径与三茅借一峰,自携周易听松风。
隐居本为逃名计,结入头衔却不中。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题郭氏继一堂(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径与三茅借一峰”表达了诗人选择一座山峰作为自己的隐居之所,与大自然亲近的愿望。“自携周易听松风”则展示了诗人在山中以《周易》为伴,聆听松风声,追求心灵上的平静与智慧的增长。
“隐居本为逃名计”透露出诗人选择隐居的初衷是为了避世,摆脱名利的纠缠。“结入头衔却不中”这句话则表明尽管如此,但现实中的名和利依旧如影随形,让人感到困扰。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山居生活,反映出对世俗喧嚣的超脱,以及对精神自由和内心平和的追求。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融入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君马黄,我马苍。
两马争驰君马良,蹀躞扬鞭入帝乡。
君马黄,我马黑。
两马争驰君马德,黄金台上生颜色。
君马如龙,我马如驹。两马争驰,我马踌躇。
愿供天驷,敢畏驰驱。
人亦有言,伏枥之下,壮夫不如。
君齿之新,而我之初。振鬣一鸣,闻于天都。
为问伯乐,其价何如。
东飞伯劳西飞燕,我所思兮独不见。
岁云暮矣多霜霰,日月推迁玄发变。
茕茕处廓谁与邻,高山无蹊河无津。
车粼粼,马駪駪,车马纵横遍城闉。独不见,意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