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安旅舍纾情投先达》
《长安旅舍纾情投先达》全文
唐 / 刘驾   形式: 古风

岐路不在地,马蹄徒苦辛。

上国闻姓名,不如山中人。

大宅满六街,此身入谁门。

愁心日散乱,有似空中尘。

白露下长安,百虫鸣草根。

方当秋赋日,却忆归山村。

静女头欲白,良媒况我邻。

无令苦长叹,长叹销人魂。

(0)
注释
马蹄:马的蹄子。
徒:白白地。
苦辛:辛苦。
上国:京都。
闻:听说。
姓名:名声。
山中人:山野之人。
大宅:豪族宅院。
六街:全城。
此身:自身。
谁门:哪一家门。
愁心:忧愁的心。
散乱:纷乱。
空中尘:空中飘散的尘埃。
白露:秋天的露水。
长安:古代都城。
百虫:各种昆虫。
草根:草丛。
秋赋日:秋收赋税的日子。
归山村:故乡山村。
静女:娴静女子。
头欲白:头发将白。
良媒:好媒婆。
况:何况。
邻:邻居。
苦长叹:痛苦地长叹。
销人魂:消磨人的精神。
翻译
歧路并非在脚下,马蹄奔波实艰辛。
京城闻名却无益,山中隐士更可亲。
豪族豪宅占六街,何处才是我归门。
忧虑心情日纷乱,如尘埃般在空中飘散。
白露降落在长安,百虫鸣叫草丛间。
正值秋收赋税时,思念起那山村田园。
村姑秀发已斑白,媒婆相劝我近邻。
切莫让我长声叹,叹息声中消磨魂魄。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归乡之路的渴望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岐路不在地,马蹄徒苦辛"两句描绘了一种无奈的情景,旅途中的艰难与孤独。接着,"上国闻姓名,不如山中人"表明了诗人的内心更向往于山间的宁静生活,而非尘世的名利。

"大宅满六街,此身入谁门"则是对繁华都市生活的一种嘲讽,虽然有着宏伟的建筑,但个体在其中却显得渺小和迷失。"愁心日散乱,有似空中尘"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

"白露下长安,百虫鸣草根"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同时也映射出一种孤寂与荒凉之感。"方当秋赋日,却忆归山村"则是诗人在秋天这个季节里,对归乡的强烈渴望。

最后两句"静女头欲白,良媒况我邻。无令苦长叹,长叹销人魂"中,"静女头欲白"可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而"良媒况我邻"则是对周围环境的一种感慨。"无令苦长叹,长叹销人魂"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悲哀和精神上的耗损。

整首诗通过对比山中与都市生活,对个人在社会中的迷失状态进行了深刻的描绘,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作者介绍

刘驾
朝代:唐   籍贯:江东

刘驾,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江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与曹邺友善,俱工古风。邺先及第,不忍先归,待于长安。辛文房称其“诗多比兴含蓄,体无定规,兴尽即止,为时所宗。”(《唐才子传》卷七)其诗较有社会内容,如《反贾客乐》反映农民疾苦,《有感》抨击边将腐化,《弃妇》表现对被遗弃妇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较好的作品。《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事迹见其《唐乐府十首序)) 、《唐摭言》卷四、《唐才子传》卷七。《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挽潘小坡联

伟绩盛河渠,报国真资舟楫任;

贻谋焕堂构,承家都具栋梁才。

(0)

挽蒋攸铦联

黄阁仰殊勋,使相声名倾远近;

青云叨夙契,故交情谊黯平生。

(0)

挽张师诚联

奏赋共螭坳,谱谊同敦,感西湖四十七年爪印;

写经皈鹿苑,禅心早定,付南屏一百八下钟声。

(0)

集字联

山去天不远;石无土而高。

(0)

挽吴唐林联

服官中外以来,身后萧条,舆榇还乡无长物;

通知氏族之学,生前写定,抱书泣血有佳儿。

(0)

格言联

青天白日之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

旋乾转坤之经纶,由临深履薄处得力。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