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头杨柳青丝丝,临河送别攀柳枝。
百官骑从密如雨,何异画工图画之。
举鞭欲发向南去,极目天台渺何处。
担头诗卷灿可观,铁网捲去珊瑚树。
羡君富贵归故乡,衣锦白马春昼光。
丈夫壮志有如此,忠孝两尽名斯扬。
兹行不负平生愿,奚惜风霜经历遍。
百年丘陇顿生辉,九族宗姻重会面。
追忆离家六七年,归来松菊犹依然。
何妨斗酒悦情话,掀髯一笑东风前。
琼台双阙虽云好,未许优游直终老。
祗恐王庭注目长,东书早上江南道。
河头杨柳青丝丝,临河送别攀柳枝。
百官骑从密如雨,何异画工图画之。
举鞭欲发向南去,极目天台渺何处。
担头诗卷灿可观,铁网捲去珊瑚树。
羡君富贵归故乡,衣锦白马春昼光。
丈夫壮志有如此,忠孝两尽名斯扬。
兹行不负平生愿,奚惜风霜经历遍。
百年丘陇顿生辉,九族宗姻重会面。
追忆离家六七年,归来松菊犹依然。
何妨斗酒悦情话,掀髯一笑东风前。
琼台双阙虽云好,未许优游直终老。
祗恐王庭注目长,东书早上江南道。
这首明代程通的《送项公回浙江祭祖(其一)》描绘了送别场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友人即将踏上归乡之路的情景。首句“河头杨柳青丝丝”,以春天的杨柳象征离别的柔情,渲染出依依惜别的氛围。接下来的“临河送别攀柳枝”和“百官骑从密如雨”,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出送行队伍的壮观,暗示了项公身份的显赫。
“何异画工图画之”进一步强化了画面感,将现实与艺术结合,表达了对这幕场景的赞美。随后,“举鞭欲发向南去”至“忠孝两尽名斯扬”则转而抒发对项公的祝愿,希望他此行能实现忠孝双全的愿望,声名远扬。
“兹行不负平生愿”至“九族宗姻重会面”预祝项公此行顺利,家族团聚,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最后两句“归来松菊犹依然”和“掀髯一笑东风前”,则以轻松的笔调展望项公归乡后的惬意生活,以及友情的延续。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寓含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具有鲜明的送别诗特色。
秋风吹鬓影,凉意足登山。
人立晴林杪,猿啼霜雾间。
好山多佛占,浮世只僧閒。
我亦耽奇者,禅扉日叩关。
山城秋好,正西风淅淅,登高时候。
杖倚徘徊凝望处,翠叠万山如绣。
云绕禾场,熢沈戎马,田野欢声凑。
琴堂无事,何妨同泛香溜。
况有庭下黄花,遍河阳、尽把金钱铺就。
一座簪缨谭笑里,尘脱风生清昼。
饮罢龙山,诗成彭泽,灏气森星斗。
醉归凝伫,美人时炷金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