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帐秋临十万坪,石家铜鼓夜无声。
千团毒雾开山寨,万灶炊烟起野营。
自信丹心能报国,谁知白首厌谈兵。
中官催草征南捷,龙烛生花剪更明。
玉帐秋临十万坪,石家铜鼓夜无声。
千团毒雾开山寨,万灶炊烟起野营。
自信丹心能报国,谁知白首厌谈兵。
中官催草征南捷,龙烛生花剪更明。
这首明代诗人管讷的《军屯十万坪》描绘了一幅秋夜军营的画面。首句“玉帐秋临十万坪”以“玉帐”象征军营的华丽,秋夜降临在广阔的军屯之地,展现出肃杀而宁静的氛围。次句“石家铜鼓夜无声”暗示了军纪严明,连铜鼓这样的战鼓也在夜晚保持寂静。
第三句“千团毒雾开山寨”运用比喻,将敌人的来袭比作弥漫的毒雾,形象地描绘出战争的阴险和艰难。第四句“万灶炊烟起野营”则展示了军营生活的日常,炊烟袅袅升起,显示出士兵们坚韧的生活状态。
颈联“自信丹心能报国,谁知白首厌谈兵”表达了诗人对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即使年华老去,也无怨言,然而其中又蕴含着厌倦战争的复杂情感。尾联“中官催草征南捷,龙烛生花剪更明”揭示了朝廷急于求成的心态,即使是在庆祝胜利的时刻,也显得急躁,连蜡烛的光芒都似乎因之而更加明亮。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明朝边疆军旅生活的艰辛与壮志,以及诗人对于战争的无奈与反思。
清晨起盥栉,卷箔坐南轩。
红日忽满树,飞鸟相喧翻。
农夫告铚艾,导我之前村。
露晞芒屦滑,地僻秋芜繁。
行行不逾里,委蛇到其门。
父老喜客至,为黍烹鸡豚。
劝我当力穑,醉中多好言。
低头谢父老,我志久已存。
归来三叹息,默诵归田园。
汉作楼船三百尺,江南父老何曾识。
船头击鼓转红旗,船尾踏车人不知。
君王英略似汉武,要挽江心射蛟弩。
天戈指日殄匈奴,先遣偏舟下江浦。
三年血满秋江红,洞庭摇落悲秋风。
漫山栅水作城寨,逆气不腥河伯宫。
惊涛捲地喷飞雪,艨艟一出千艘空。
将军自驾木城去,莫叹龙骧作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