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其四八月上浣解印别同官席上赋》
《水调歌头·其四八月上浣解印别同官席上赋》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半世惯歧路,不怕唱阳关。

朝来印绶解去,今夕枕初安。

莫是散场优孟,又似下棚傀儡,脱了戏衫还。

老去事多忘,公莫笑师丹。笔端花,胸中锦,两消残。

江湖水草空旷,何必养天闲。

久苦诸君共事,更尽一杯别酒,风露夜深寒。

回首行乐地,明日隔云山。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水调歌头·其四》。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表达一种对过往生活的回顾和反思,以及对未来某种淡然的期待。

“半世惯歧路,不怕唱阳关。”这里的“歧路”指的是曲折的小路,而“阳关”则是边塞之地的一首古诗名,常用来比喻离别。作者自信地表达了即使面对人生的曲折和离别,也不再感到害怕。

“朝来印绶解去,今夕枕初安。”这里的“印绶”可能指的是官职或官印,作者在说早晨还担任着某个职务,但到了晚上已经卸任,心中终于得以安宁。

接下来的“莫是散场优孟,又似下棚傀儡,脱了戏衫还。”则是在比喻自己如同戏剧结束后脱掉戏服的演员,表达了一种从繁忙和束缚中解脱出来的心情。

而“老去事多忘,公莫笑师丹。”则是作者对年龄增长、记忆衰退的一种无奈,同时也是一种自嘲,希望别人不要因为自己记性不好而笑话。

“笔端花,胸中锦,两消残。”这里的“笔端花”和“胸中锦”可能指的是文学创作和内心的才华,但随着时间流逝,这些才华也渐渐消散。

最后,“江湖水草空旷,何必养天闲。久苦诸君共事,更尽一杯别酒,风露夜深寒。”则是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对过去与朋友共同经历的事情表示怀念,并提议再喝一杯别离之酒,感受那夜晚的凉意。

整首诗通过作者的自述和情感流露,展现了一个从官场中脱身、开始追求精神自由的过程。这种对生活的反思,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常见主题,也体现了诗人个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讽谏诗二首·其一

昔闻孟津河,千里作一曲。

此水本自清,是谁搅令浊。

(0)

九曲歌

年岁晚墓时已斜。安得壮士翻日车。

肥骨消灭随尘去。

(0)

《墨子》引周诗

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平平。不党不偏。

(0)

题米元晖湖山烟雨图

江南旧物澄心纸,百数十年谁得此。

挥毫无复老元章,付与承家大儿子。

展开素幅作湖山,点染兴入苍烟间。

偶然墨云起霮䨴,风雨偃林生暮寒。

笔端奋迅有疾急,雨气淋漓纸犹湿。

世人藏画尚精微,到此精微下风立。

流寓东南谁与邻,倾怀付与李家亲。

忽因缴駮论资格,纸上数峰微笑人。

(0)

题菜二首·其二

雨过畦蔬绿渐匀,呼童小摘慰情亲。

个中滋味如谙得,不是寻常肉食人。

(0)

少年行

少年不识愁何物,南陌东郊恣游佚。

衰老情怀懒出门,坐对青山遂终日。

向时意气宁愁老,今日方知少年好。

北邙多见白杨风,三山岂有长生草。

君不见西山日,又不见西风树。

晚霞作态不多时,病叶衰红将委地。

回头为语少年人,有酒莫负花间春。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