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三径抱云眠,片石江郎大隐年。
五亩尽忘中令贵,一乡谁并太丘贤。
青门旧吏怀风素,紫阁名卿问草玄。
共识佩刀龙种在,翩翩才望达甘泉。
归来三径抱云眠,片石江郎大隐年。
五亩尽忘中令贵,一乡谁并太丘贤。
青门旧吏怀风素,紫阁名卿问草玄。
共识佩刀龙种在,翩翩才望达甘泉。
此诗描绘了一位归隐乡间的高士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首句“归来三径抱云眠”,生动地刻画了主人公回归田园、与云相伴的宁静生活场景,体现了其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平和。接着,“片石江郎大隐年”一句,借用了典故,将主人公比作大隐于市的江淹,进一步强调了其隐逸生活的高洁与不凡。
“五亩尽忘中令贵,一乡谁并太丘贤”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主人公对于富贵功名的淡漠态度,以及其在乡间受到的尊敬与推崇。这里“中令”和“太丘”分别指古代的官职和人物,用来形容主人公在乡间的德行和声望。
“青门旧吏怀风素,紫阁名卿问草玄”则从不同角度赞美了主人公的品德与学问,暗示其不仅在乡间享有盛誉,也得到了官场的认可与尊重。“青门”和“紫阁”分别代表了官场与隐居之地,而“怀风素”和“问草玄”则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深厚的学问修养。
最后,“共识佩刀龙种在,翩翩才望达甘泉”两句,既表达了对主人公才能与家族背景的肯定,也暗示了其影响力之广,甚至能够触及京城,展现出其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和卓越的人格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归隐生活、品德、学问及社会影响的描绘,塑造了一个理想中的隐士形象,表达了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高洁人格和社会责任的重视。
往返南交道,东风浃二旬。
诹询虽未广,风土亦堪陈。
汉将标铜地,尧官致日辰。
鄙夷甘异习,凋谢尽遗民。
祝发无男女,加冠别缙绅。
黑牙喧鸟雀,赤脚走荆榛。
席地多盘膝,操舟悉祼身。
野栖茅覆屋,露积竹为囷。
断雪无牟麦,分秧及早春。
槟榔生咀嚼,橘柚杂芳辛。
蕉实黄初熟,椰浆白颇醇。
珍奇难得象,躔度易占鹑。
沉水来犹远,生金出岂频。
盛陈兵肃肃,绝少马駪駪。
蛇虺当筵舞,螺虾入鼎珍。
稍依濒海利,难与大方伦。
文亦同王制,圭仍析帝臣。
方言时假译,职贡岁常亲。
自适飞潜性,相忘覆载仁。
我歌聊志异,何日尽还淳。
《南交纪事》【明·潘希曾】往返南交道,东风浃二旬。诹询虽未广,风土亦堪陈。汉将标铜地,尧官致日辰。鄙夷甘异习,凋谢尽遗民。祝发无男女,加冠别缙绅。黑牙喧鸟雀,赤脚走荆榛。席地多盘膝,操舟悉祼身。野栖茅覆屋,露积竹为囷。断雪无牟麦,分秧及早春。槟榔生咀嚼,橘柚杂芳辛。蕉实黄初熟,椰浆白颇醇。珍奇难得象,躔度易占鹑。沉水来犹远,生金出岂频。盛陈兵肃肃,绝少马駪駪。蛇虺当筵舞,螺虾入鼎珍。稍依濒海利,难与大方伦。文亦同王制,圭仍析帝臣。方言时假译,职贡岁常亲。自适飞潜性,相忘覆载仁。我歌聊志异,何日尽还淳。
https://shici.929r.com/shici/w6jXQBBdN.html
江南贼来万室惊,太守仓卒呼乡兵。
翁持黄金募壮士,长殳短剑如坚城。
猛势凭陵贼远徙,众欲论功报天子。
老翁掉头不相顾,独弄鱼竿下烟水。
君不见古时鲁仲连,一书飞矢聊城全。
功成却赏蹈东海,慷慨长为人所怜。
翁今持此廉退节,何惭青史共称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