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厉厉,中园有卉。不植松与桧,奈彼萧艾。
秋风飘飘,中园有条。不植松与桥,奈彼艾萧。
秋风厉厉,中园有卉。不植松与桧,奈彼萧艾。
秋风飘飘,中园有条。不植松与桥,奈彼艾萧。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景明的《秋风.讽也》,以秋风为引子,通过对中园花卉的描绘,寓言性地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讽刺。诗中通过“厉厉”和“飘飘”的秋风,象征着严酷的社会现实,而“不植松与桧”、“不植松与桥”则暗示了没有坚韧不拔之士来抵挡或改变恶劣环境。诗人以萧艾(一种杂草)的形象,暗指那些在动荡时局中容易动摇、不堪一击的人。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含蓄地批评了社会中的软弱与无能,具有较强的讽刺意味。
佳哉重阳节,何处寄遨游。
旷怀千载上,独陟红毛楼。
红毛楼上风景好,西望大江流浩浩。
怅往悲来兴不穷,直须搔首问苍昊。
飘飘云外响风筝,扶摇直上奋鹏程。
俯视众山皆渺小,宁甘卑屈负生平。
荆州王粲凭阑叹,何如彭泽醉篱畔。
笔未题糕愧未豪,壮心不已且登高。
君不见龙山会上孟参军,风吹帽落自超群。
又不见茱萸囊黄菊酒,风流自昔传重九。
但应借取馀杯醉,休论荷兰当日事。
圣朝一统庆咸宁,此日登临皆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