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长者入祀典歌》
《李长者入祀典歌》全文
明 / 周瑛   形式: 古风

仙溪诘曲如回肠,东流赴海何茫茫。

凭谁截断天地纪,灌我万顷桑麻场。

钱氏四娘长乐女,黄金如斗提不起。

将军岩下自经营,陂溃直随此陂死。

伟哉同县林制科,缗钱十万腰下驮。

温泉隘口重累趾,倏忽顾盼成沧波。

熙宁天子重农事,下诏募人急营治。

当时阖郡多富家,坐视诏书无一至。

候官长者真仁贤,轻财好施闽人传。

有僧踪迹颇诡秘,日日贳酒不还钱。

木兰山前溪面阔,僧为插竹记颠末。

溪流缓处可立基,缓处立基基不拔。

入海伐石海为空,上山伐石山为童。

三十二门细分布,无云无雨卧长虹。

昔日溪流皆赴海,今日溪流得灌溉。

鸡鸣犬吠万家村,隐隐桑麻相映带。

我谓有莆须有陂,有莆无陂莆亦隳。

惟莆与陂相终始,莆人思公何尽期。

昨日恩诏下闾里,春秋二祭入新议。

借问建言者伊谁,太平郡守周氏子。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周瑛的《李长者入祀典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景象和对地方治理者的赞美。诗中以仙溪为背景,形容其曲折蜿蜒,如同人的回肠,象征着生命的流动和变迁。诗人感慨谁能改变自然规律,将溪水引入广阔的桑麻田地,寓意着造福百姓的愿望。

接着,诗中提到钱氏四娘和林制科两位人物,前者富有但吝啬,后者慷慨且有远见,通过对比展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温泉隘口的变化,暗示了李长者的决策对当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熙宁天子重视农业,朝廷下诏招募人才,然而富家却无动于衷,唯有李长者积极响应。

诗中对李长者的颂扬深入到木兰山前,溪流改造工程的细致描述,以及溪流从灌溉农田到造福村民的过程,都体现了他的智慧和贡献。诗人强调陂塘对于村庄稳定和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认为李长者与陂塘的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敬仰。

最后,诗以皇帝恩诏和祭祀新议为结尾,点出李长者的身后荣誉,同时揭示出建言者的身份——周氏子,即太平郡守,进一步肯定了他的地位和影响。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饱满,展现了对地方英雄的崇敬和对公正治理的向往。

作者介绍

周瑛
朝代:明

(1430—1518)福建莆田人,字梁石,号翠渠。成化五年进士。任广德知州,以有善政,赐敕旌异。弘治初历四川参政、右布政使。始与陈献章友,而不以献章主静之说为然,谓学当以居敬为主,敬则心存,然后可以穷理。有《书纂》、《翠渠类稿》。
猜你喜欢

楼居春暮

春事初残雨一犁,豆苗瓜蔓长春畦。

客来烹茗供新水,兴到衔杯续旧题。

剩有图书翻枕上,总无亭馆近瀼西。

小楼日出朝眠稳,为语流莺莫乱啼。

(0)

义山

家居禾川湄,义山日对面。

怅未得登临,此心徒健羡。

今春雪中来,半涂足已倦。

顾视万坡陀,茫然莫可辨。

岩萝冒飞霙,林叶响急霰。

俛若赴井汲,仰疑登塔旋。

奇观岂神助,寒苦亦吾愿。

日暮抵山麓,小溪乱石溅。

仆夫指龙湫,时或出雷电。

信宿留山间,阴晴已千变。

仁里固有邻,诛茅从所便。

嗟我四方人,安得长眷恋。

(0)

钱唐江晓渡

雨后青山展黛眉,暖风无力去帆迟。

人家一簇临江岸,绿树轻烟映酒旗。

(0)

汉江

襄阳下来滩复滩,七十二回相见湾。

南风乍停北风起,愁杀行路牵水难。

水寒白石光粼粼,鲈鱼短尾黄金鳞。

沧波荡漾浴明月,疑是弄波游美人。

(0)

小步

柴门临绿水,小步趁斜晖。

亲药躯犹病,扶筇力渐稀。

老应怜鹤发,贫不厌鹑衣。

依旧深藏去,逢人有是非。

(0)

鹌鹑

朝饥下平田,饱啄还飞去。

苍鹰日附人,肉食损高志。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