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事初残雨一犁,豆苗瓜蔓长春畦。
客来烹茗供新水,兴到衔杯续旧题。
剩有图书翻枕上,总无亭馆近瀼西。
小楼日出朝眠稳,为语流莺莫乱啼。
春事初残雨一犁,豆苗瓜蔓长春畦。
客来烹茗供新水,兴到衔杯续旧题。
剩有图书翻枕上,总无亭馆近瀼西。
小楼日出朝眠稳,为语流莺莫乱啼。
这首诗描绘了春末时节,楼居主人的生活情景与心境。首句“春事初残雨一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初歇,大地湿润,万物复苏的景象,暗示着春天即将离去。接着,“豆苗瓜蔓长春畦”一句,展现了农事的繁忙与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春意虽残,但生命的力量仍在延续。
“客来烹茗供新水,兴到衔杯续旧题”描绘了主人待客的热情与闲适的生活情趣。客人来访时,主人以新茶款待,体现了主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而“兴到衔杯续旧题”,则表现了主人在饮酒赋诗中寻求灵感与乐趣的情景,生活充满了诗意。
“剩有图书翻枕上,总无亭馆近瀼西”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生活的反思。虽然有书籍相伴,却少了往日亭台楼阁的陪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最后,“小楼日出朝眠稳,为语流莺莫乱啼”以自然界的景象结束全诗,小楼在朝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宁静,表达了诗人希望享受这份宁静与安详的心愿。同时,也借流莺的啼鸣,婉转地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友情、过去时光的深情回忆,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和生活哲思。
吾友王秋曹,教我种花术。
其术艰且勤,老懒不暇悉。
然以当佩韦,古义足可述。
四时春气在,一语能事毕。
东菑过朝雨,台笠破烟出。
登麦虽已迟,插禾未为失。
况我卤莽人,鉴此变气质。
吟成种花诗,花者犹生笔。
大儒一代之元气,充塞天地流传尊。
温公何人肯阿世,八十日相空经纶,我为太息观遗文。
熙丰以后百六厄,见筹边腹都无策。
蔡章继相何为乎,礼乐湮沦王路塞。
峨峨十丈党人碑,岌岌江山遗半壁。
百年鱼腹尽君臣,旧相荒凉一片石。
悲哉山石故临安,秋风秋草白日寒。
语重九鼎字宏璧,疆禺力负蛟螭蟠。
金符铁券今何有,剩水残山争不朽。
扪天巨手劈荒崖,淋漓元气神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