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千寻疏落落,翠如圆布绿油幕。
凡禽其杪安敢栖,只宜放出笼中鹤。
乔木千寻疏落落,翠如圆布绿油幕。
凡禽其杪安敢栖,只宜放出笼中鹤。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与对自由的向往。首先,“乔木千寻疏落落”,诗人以“千寻”形容树木之高,展现出一种壮观的景象,而“疏落落”则描绘了树木之间稀疏而又错落有致的排列,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接着,“翠如圆布绿油幕”,将翠绿的树冠比作圆润的布料和油滑的幕布,形象地表现了树木的生机勃勃与色彩的丰富,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
“凡禽其杪安敢栖”,这一句通过“凡禽”(普通的鸟)与“其杪”(树梢)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鸟儿不敢在树梢停留,可能是因为害怕失去自由,这既是对自然界生物习性的描绘,也暗含了对人类社会中束缚与自由的反思。
最后,“只宜放出笼中鹤”,诗人以“鹤”作为象征,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鹤在古代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自由的象征,诗人希望如同笼中之鹤获得自由飞翔的机会,表达了对心灵解放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巧妙地融入了对自由与束缚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风雷。
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
宋玉逞大句,李白飞狂才。
苟非圣贤心,孰与造化该。
勉矣郑夫子,骊珠今始胎。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
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
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
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
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
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
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
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
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
月月势皆圆,中秋朗最偏。
万方期一夕,到晓是经年。
影蔽星芒尽,光分物状全。
惟应苦吟者,目断向遥天。
博山炯炯吐香雾,红烛引至更衣处。
夜如何其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度。
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
满堂醉客争笑语,嘈囋琵琶青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