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三十一紫牡丹》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三十一紫牡丹》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叶底风吹紫锦囊,宫炉应近更添香。

试看沉色浓如泼,不愧逢君翰墨场。

(0)
注释
紫锦囊:精致的紫色丝织口袋,可能用来装书信或书画。
宫炉:宫廷中的香炉,可能象征着富贵或文化气息。
沉色:深沉的颜色,可能指墨水或绘画的色彩。
翰墨场: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指文学艺术的氛围。
翻译
风从叶底吹过紫锦囊,宫廷炉火想必更加添香。
试着看看那深沉的颜色浓郁如泼洒,确实无愧于在文人墨客的天地中相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宫廷内紫牡丹盛开的场景。首句“叶底风吹紫锦囊”,通过“风吹”和“紫锦囊”暗示牡丹花在微风中摇曳,仿佛锦囊中的珍宝般被轻轻呵护。次句“宫炉应近更添香”,进一步渲染了宫廷的奢华氛围,炉火之旁的香气可能更加浓郁,与牡丹的芬芳相映成趣。

第三句“试看沉色浓如泼”,诗人运用比喻,形容牡丹花瓣深沉的紫色犹如颜料倾泻一般,色彩饱满而浓烈。最后一句“不愧逢君翰墨场”,诗人以“君”指代欣赏者,表达对牡丹的赞美,认为它在如此高雅的环境中绽放,实至名归,如同在文人墨客聚集的翰墨场中一样光彩夺目。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紫牡丹在宫廷中的华贵与艺术气息,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欣赏和对其品质的肯定。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避地村居十首·其二

策杖信所适,看云归每迟。

秋风伍员渡,海雨鲍郎祠。

竹瓦鸣松鼠,鱼罾立鹭鸶。

干戈满天地,野老欲何之。

(0)

自题画诗·其四

草木亦争荣,攀援与依附。

凌霄桑寄生,滋蔓尚可惧。

惜哉不防微,良材化枯树。

(0)

寄沈昆铜

家瞰江流日夜驰,恩仇回首梦中悲。

望门隔岁思张俭,复壁移时出赵岐。

南渡只余花作曲,北来每听角横吹。

故人寥落星辰在,劳尔临风劝酒卮。

(0)

晓登关山望六合有怀黄逊庵明府

山口挂残月,树色晓青苍。

登危陟层坂,历险凌崇冈。

力衰五步歇,仆夫相扶将。

下瞰同旅人,伛偻行趋跄。

顾余头白翁,驱策游何方。

故人有黄子,绾绶宰江乡。

畴昔枉尺书,走使过洺漳。

温语慰衰朽,冰雪洒肝肠。

吾里值岁俭,尽室无宿粮。

老妻裙不完,稚子充糟糠。

苦被八口累,奔迫道阻长。

黄子敦古处,不与俗士行。

车笠有前期,久要应不忘。

(0)

五月复遇火

局促返旧居,鸡犬共一轩。

缩头床下雨,眯眼灶中燔。

南风怪事发,正当子夜前。

排墙得生命,再拜告九圆。

臣年已五十,否极不终还。

发言多冒人,举足辄违天。

半生滨十死,两火际一年。

莫言茅屋陋,宾客非等闲。

鬼目不相瞷,而逊华堂坚。

其理不可解,辨说空田田。

昨者刘伯绳,为我不安眠。

仆本方外人,岂终保丘园。

(0)

初夏西山道中绝句·其六

晚烟散发出林间,一岁曾能几度还。

十里吟鞭归未晚,夕阳影里过琅山。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