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俱高妙,声名五十秋。
君恩来草泽,子舍上瀛洲。
有相身须尽,无谁泪不流。
庭前云盖石,长伴影堂愁。
文行俱高妙,声名五十秋。
君恩来草泽,子舍上瀛洲。
有相身须尽,无谁泪不流。
庭前云盖石,长伴影堂愁。
这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怀念之情的挽诗,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缅怀。诗人以“文行俱高妙,声名五十秋”开篇,赞颂逝者一生文才出众、品行高尚,其美好名声如同五十年秋风一样普及而深远。
接着,“君恩来草泽,子舍上瀛洲”两句中,“君恩”指的是逝者的恩德惠泽,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大地上的每一寸草泽;“子舍”则是逝者生前的居所,而今已空寂,仅剩下回忆。瀛洲,是古代帝王墓葬的称呼,这里暗示逝者的高贵身份和其身后的陵寝。
“有相身须尽,无谁泪不流”表达了诗人对逝者深切的哀悼之情。在这悲痛中,所有与逝者有过交集的人都无法抑制自己的悲伤,每个人眼中都布满了泪水。
最后,“庭前云盖石,长伴影堂愁”则描绘了一幅逝者墓前的景象。庭前的石头被天上的浮动云朵所覆盖,与逝者的身影一同陪伴在空旷的厅堂中,让人心生凄楚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德行和身后的陵寝的描绘,传达了诗人深沉的哀思与不舍。
西京有小女,其名曰巨灵。
青春多妩媚,玉貌悦宸情。
君旁青珉壶,出入绮罗轻。
应是大罗仙,幻来天子庭。
语笑春花红,嬉游秋月明。
美人空自羡,七子暗相惊。
渥宠骄钩弋,殊恩尚尹邢。
离宫虽六六,不敢与争荣。
一朝将永诀,忽遇东方生。
东方亦何语,目视双翎举。
遥看化青雀,蜚蜚入云宇。
云影半天开,高临青雀台。
青雀去复返,不见巨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