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记宴蓬壶。寻思认得无。醉归来、事已模糊。
忽对画图如梦寐,又因甚、下清都。拍手笑相呼。
应书缩地符。恐人间、天上同途。
隔水一声何处笛,正月满、洞庭湖。
曾记宴蓬壶。寻思认得无。醉归来、事已模糊。
忽对画图如梦寐,又因甚、下清都。拍手笑相呼。
应书缩地符。恐人间、天上同途。
隔水一声何处笛,正月满、洞庭湖。
这首词作是宋代词人张炎的《南楼令·题聚仙图》。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一首借景抒情、寄寓深意的作品。
"曾记宴蓬壶。寻思认得无。醉归来、事已模糊。" 这几句通过对宴席的回忆,表达了词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念和眷恋,但这种追忆又带有一种迷离感,仿佛一切都已经变得不清晰。
"忽对画图如梦寐," 这里则是将现实生活与梦境相提并论,表明词人对于现实与幻想的界限已变得模糊。这种感觉常常出现在人们在面对美好却难以触及的事物时。
"又因甚、下清都。拍手笑相呼。应书缩地符。" 这段描述了词人与画中仙境的交流,似乎已经达到了某种精神上的沟通和融合。这里的“拍手笑相呼”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
"恐人间、天上同途。隔水一声何处笛,正月满、洞庭湖。" 最后两句则是词人对于人间与天界是否有相同道路的疑惑,以及对远方传来的笛音所引发的遐想。这段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景,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
总体来说,这首《南楼令》通过词人的情感流露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宋代词人特有的抒情手法,既有对现实生活的留恋,也有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春江晚多思,拂面风棱棱。
舟行明镜中,天水同一澄。
沧波濯新柳,乔松上寒藤。
风梅雪飘径,两麦青平陵。
文鲂自潜跃,好鸟相唤应。
倥偬日少暇,因循来未曾。
清游鄙谢傅,豪气压陈登。
岂惟得佳士,亦复同高僧。
幽情各披写,醉语或侵凌。
偶兹惬怀抱,萧然遗爱憎。
旷野暝烟合,长林初月升。
回舟兴未已,孤塔耿疏灯。
东君严装行驾车,天遣此花为前驱。
粉苞五出绛蜡趺,犯寒独逞冰雪肤。
幽园邂逅疑仙姝,香飙馥馥浮襟裾。
天边流月光彩舒,素娥下与论锱铢。
绕树顾影空踟躇,清赏恨无佳人俱。
一枝远赠意何如,聊写殷勤当尺书。
连日追游笑语同,一樽能遣百愁空。
唐贤阁上秋风冷,巴子台边夕照红。
木落荒坡思白傅,草深颓墓忆宣公。
只怜地狭难成市,依旧沙头作小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