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口慵开兴亦孤,逢人一笑且胡卢。
不须更作悬河辩,纵有悬河济得无。
病口慵开兴亦孤,逢人一笑且胡卢。
不须更作悬河辩,纵有悬河济得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病中的诗人,以一种淡然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境。首句“病口慵开兴亦孤”,透露出诗人因身体不适而心情低落,言语稀少,兴致寡淡。接着,“逢人一笑且胡卢”则展现了诗人即便在与人交往时也显得疲惫无力,只能勉强露出笑容,仿佛是在强颜欢笑。这种形象生动地刻画了病中人的无奈和孤独。
后两句“不须更作悬河辩,纵有悬河济得无”,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说,不必再进行冗长的辩论或解释,即使有再多的言辞,也无法解决内心的痛苦或外界的困扰。这不仅是对自身状况的感慨,也可能暗含着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即语言的力量有时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甚至可能徒增烦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病中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对人生、言语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
欲问花前第几春。却看桃片委苔尘。
赋情谁及杜司勋。
菱髻初装珠络小,芹泥浅傅玉膏匀。
轻衫细马那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