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惠文太子挽歌》
《惠文太子挽歌》全文
唐 / 袁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寒仗丹旄引,阴堂白日违。

暗灯明象物,画水湿灵衣。

羽化淮王去,仙迎太子归。

空馀燕衔土,朝夕向陵飞。

(0)
注释
寒仗:寒冷的冬日。
丹旄:红色旗帜。
阴堂:阴暗的殿堂。
违:远离。
暗灯:昏暗的灯光。
明象物:清晰可见的物体轮廓。
画水:画中的流水。
灵衣:神仙的衣物。
羽化:升天,指死亡或超脱尘世。
淮王:古代神话中的淮河之神。
仙迎:仙人迎接。
太子:古代对储君的尊称。
燕衔土:燕子衔泥。
朝夕:日夜。
陵:陵墓。
翻译
寒冷的冬日里,红色旗帜引领前行,明亮的阳光却远离了阴暗的殿堂。
昏暗的灯光下,物体的轮廓依然清晰可见,画中的流水仿佛湿润了神仙的衣物。
淮王羽化升天离开,仙人迎接太子回归。
只留下燕子衔着泥土,日夜不停地向着陵墓飞翔。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袁瓘所作,名为《惠文太子挽歌》。从艺术风格和语言特色来看,这是一首哀悼太子的挽歌,表达了作者对逝者深切的哀思与不舍。

首句“寒仗丹旄引,阴堂白日违。”描绘了一种悲凉的氛围,"寒仗"指的是寒冷的早晨,"丹旄"意指朝露,"阴堂"则是指太子所居之处,"白日"即阳光被阴霾遮蔽。整句传达了一种时间停滞、光明无法照进来的氛围。

接着,“暗灯明象物,画水湿灵衣。”这里的“暗灯”可能指的是夜晚或室内的灯火,"明象物"则是说即使在昏暗中也能感受到太子的形象存在,而"画水湿灵衣"则描写了墓前的祭祀场景,人们为逝者浇奠,但水却渗入了祭服之中,这些都体现了对逝者的深情和哀思。

第三句“羽化淮王去,仙迎太子归。”中的"羽化"指的是升华成仙的意象,而"淮王"可能是借古代淮水以南地区的王者来比喻太子的高贵。"仙迎太子归"则是在用神话想象来安慰自己,希望太子能够得到超脱尘世的安息。

最后,“空馀燕衔土,朝夕向陵飞。”这里的“空馀”表达了一种虚无缥缈之感,而"燕衔土"则是古人常见的墓前祭祀行为,即燕子衔土以示忠诚。"朝夕向陵飞"则是在表现对逝者的不舍和思念,时刻都在心中纪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用典故、神话等手法,表达了深沉的哀思与无尽的怀念之情。

作者介绍

袁瓘
朝代:宋

猜你喜欢

介溪太宰画歌

南都太宰介溪公,手持一轴来春风。

敛之初觉未盈把,张之屋壁屋增大。

上有一鹤从天来,皤然四翁立地下。

此图胡为挂我壁,使我恍恍累日神辟易。

屋壁欲动儿童骇,走走告一鹤。

飞来堂上从四客,即令招之无所得。

但见图中隐隐一翁举手鹤羽摇,一翁捧书鹤头朝,一翁仰视志淩霄,一翁俯目神寂寥。

四人俨俨毛发动,睛光射人人发耸。

似是四皓在商山,鹤书一召汉鼎重。

动息弛张,仔细思量。

共工怒触,不周山崩,天柱方折,地维亏张。

于彼之时女娲何必断鳌足,四人可使撑四方,永立四极寿无疆。

(0)

赠朱生归江阴

朱生自负医国术,持以售人人不识。

有如旌阳大丹丸,从来相遇非人力。

药囊小试岐黄春,一匕一下回命脉。

我有真丹欲传子,得之者寿寿无极。

归来濯足长江流,偃仰晞发阳羡北。

阳羡山中茶,扬子江心水。

一化晕血肠,胸次无渣滓。

(0)

走笔次韵和少司空林小泉同差于功德寺话旧

同考分经听鹿鸣,廿年今日话平生。

看花信宿能无恙,屈指存亡正感情。

玉液封云泉溜细,金山过雨月华明。

羡公自昔传家学,才望如今老更成。

(0)

马上望罗浮

影到东溟青不了,天来南极迥无前。

百年意绪长依寺,一路歌声欲彻天。

紫翠对云迷古洞,风光随马舞吟鞭。

约君大石楼前月,对景无诗只醉眠。

(0)

临归与吴介夫话旧

忆年壁水青竹林,诸贤兀坐溪云深。

而今讲院苍苔满,钟磬无声只尔心。

(0)

过南安峡江下滩多石

积雨冥冥溪涨高,春风下峡双鸣桡。

莫道下滩容易在,下滩篙比上滩牢。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