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尝旨蓄,数茎味犹正。
酸咸历四时,终存岁寒性。
早秋尝旨蓄,数茎味犹正。
酸咸历四时,终存岁寒性。
这首诗《食菹》由清代诗人汪中所作,通过“早秋尝旨蓄,数茎味犹正”开篇,描绘了在早秋时节品尝新鲜的腌菜,即便经过数茎的腌制,其味道依然保持了原有的鲜美。接下来,“酸咸历四时,终存岁寒性”则进一步阐述了腌菜的味道历经四季变化,但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酸咸风味,如同岁寒之松柏,坚韧不屈,寓意着腌菜即使经过时间的考验,其本质和风味依旧不变。
整首诗以食物为载体,巧妙地融入了自然与人生的哲理,通过腌菜这一日常饮食中的常见物,表达了对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的赞美。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腌菜的酸咸与四季更迭相联系,强调了其在不同环境下的恒定品质,同时也暗喻了人在面对生活变迁时应保持本色、坚守初心的重要性。
西方有白额虎,东方有苍头狼。
太室为尔宅,孟门为尔场。
饥以人为糗,渴以血为浆。
食尽食万伥,自矜无对当。
无数自相啖,相雄不能两强。
朝食其子,莫食其妃,况弟况兄。
党从皆灭,身随之亡。惟有慈乌,喜鹊噪其四旁。
君不见博浪椎,淮阴胯,两人未遇时,其事足悲咤。
饥不从虎食,倦不息狼舍。待时以售,如藏待价。
刘季得之天下王,项羽失之国不霸。
蝉嘒嘒,老树秋风暑初退。
闺门忽起思妇悲,欹枕听之堕双泪。
去年夫征淮水头,天明上马操戈矛。
今年夫戍玉关塞,日夜艰危谁足赖。
不如烂烂云锦机,织成回文制君衣。
不如湛湛长江水,流恨随君千万里。
白首会面知无难,愿君竭力军旅间。
太平无事荷帝力,迟君归来慰家室。
凿凿之石如妾心,空山绝涧秋嵚崟。
青山之松如妾操,大雪严风不凋耗。
石或可转松可摧,妾心万死不可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