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韬光上人赠百龄藤杖》
《谢韬光上人赠百龄藤杖》全文
唐 / 姚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衰病近来行少力,光公乞我百龄藤。

闲来杖此向何处,过水缘山只访僧。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ètāoguāngshàngrénzèngbǎilíngténgzhàng
táng / yáo

shuāibìngjìnláixíngshǎoguānggōngbǎilíngténg

xiánláizhàngxiàngchùguòshuǐyuánshānzhī访fǎngsēng

注释
衰病:身体衰弱,疾病缠身。
行少力:行动力减弱,步履维艰。
光公:指某位尊者或朋友。
百龄藤:传说中能长寿的藤蔓,象征长寿或疗愈。
闲来:空闲的时候。
杖:拐杖。
向何处:去哪里。
过水缘山:越过山水,形容行走的路线。
只访僧:专程去拜访僧侣。
翻译
近年来因病体衰弱,行动不便,光公向我要了一根百岁藤。
闲暇时我拄着它又能去往何处,只有沿着溪流越过山岭寻找僧人交谈。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合所作,名为《谢韬光上人赠百龄藤杖》。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感叹自己的衰弱和年迈,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

“衰病近来行少力”,这句表明诗人因病体弱,行动不便,反映出了诗人当时的身体状况和心境。

“光公乞我百龄藤”,这里的“光公”指的是韬光上人,而“百龄藤”则是一种象征长寿和健康的物品。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赠与者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闲来杖此向何处”,这句诗写出了诗人手持所赠之杖,闲暇时光,心中却不知该将这份恩情带往何方去寻访。

“过水缘山只访僧”,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穿越水流和山川,只为寻找那位赠与者——僧人。这种行走的动作,不仅是物理上的移动,更是心灵上的寻觅,显示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友情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尊崇之情。

作者介绍
姚合

姚合
朝代:唐   号:称“姚   籍贯:陕州硖石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亲郊恭纪三十首·其三修路

诏下柳营檄虎贲,三千除道闹声喧。

道旁钜础能移几,费万金钱半入门。

(0)

亲郊恭纪三十首·其二修坛

南北分郊自肃皇,苍穹特祀为乘阳。

百年制作今重饰,青碧辉煌烈祖光。

(0)

吾父崇祀乡贤志喜四首末一道耑谢诸友·其一

传礼传诗老逸民,短檠茹苦百酸辛。

河渠竭力千年计,衾影潜脩百世身。

幸以教忠褒圣主,复从报德重乡人。

使臣特举阐幽事,祠墓松楸雨露新。

(0)

刘养旦先生诸子即讲院祀先生余谪茶陵借宿赋五言近体为谢并得流字·其一

先生还有子,颉颃并吞牛。

椿树羹墙见,荆花朝夕游。

刀头明月在,囊内锦云流。

郢调宁无和,燕山自有詶。

(0)

朝中措.草

短长堤外尽斜阳,匀碧画潇湘。

盼断天涯信息,销魂不止江郎。

裙腰一道,踏青时节,莫上平冈。

闻道鸳鸯冢上,东风最断人肠。

(0)

初夏藤花始开

白头留滞在天涯,愁见枯藤又吐花。

今岁迟开原有意,晴云一片拥朝霞。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