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狐狡兔已奔逃,忠武新祠结搆牢。
三顾声华盖襄汉,千年祀典贲蓬蒿。
丹青草野云龙会,森爽峰峦栋宇高。
几向隆中回首处,梦魂缥缈见人豪。
妖狐狡兔已奔逃,忠武新祠结搆牢。
三顾声华盖襄汉,千年祀典贲蓬蒿。
丹青草野云龙会,森爽峰峦栋宇高。
几向隆中回首处,梦魂缥缈见人豪。
这首诗描绘了对诸葛亮(武侯)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其在隆中隐居地所建祠庙的赞美。首句“妖狐狡兔已奔逃”以比喻手法,暗示乱世已去,国家安定。接着“忠武新祠结搆牢”点出新建的武侯祠堂坚固而庄重。诗人通过“三顾声华盖襄汉”回忆刘备三访隆中的历史故事,强调诸葛亮的声名与影响跨越时空。后两句“千年祀典贲蓬蒿”表达了对诸葛亮祭祀活动的长久与盛大。接下来“丹青草野云龙会”描绘了祠庙内外的景象,仿佛云龙聚会,增添了神秘与庄严感。“森爽峰峦栋宇高”则赞美了祠庙建筑的雄伟与壮观。最后,“几向隆中回首处,梦魂缥缈见人豪”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怀念与敬仰,仿佛在梦中仍能见到这位智勇双全的人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武侯祠庙的描写和对诸葛亮事迹的回顾,展现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崇高敬意,以及对其智慧与忠诚的深刻颂扬。
颇闻送者诗盈轴,我有樵歌子试听。
岩邑虽然人所畏,畬民均是物之灵。
二升饭了官中事,一字廉真座右铭。
见说守侯如召杜,断无走吏至公庭。
幅巾高蹈挹洪崖,闲洒银钩著玉杯。
文律不论先汉后,诗源远自国风来。
却愁小子方攻冉,未必吾师肯铸回。
极欲去修床下拜,扁舟归梦绕南台。
龚陈盛事记当年,重见奎星聚旧躔。
瑞日赋工岂迷色,庆云诗妙似非烟。
驰千里足相期远,占百花头孰敢先。
老子扶衰看昼锦,琼林春好莫留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