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孤村,西风古道。槎牙老木昏鸦噪。
夕阳倒影射疏林,一时妆点秋容老。
树暝寒烟,天低衰草。登楼望极双眉小。
欲将归信问行人,青山尽处行人少。
流水孤村,西风古道。槎牙老木昏鸦噪。
夕阳倒影射疏林,一时妆点秋容老。
树暝寒烟,天低衰草。登楼望极双眉小。
欲将归信问行人,青山尽处行人少。
这首明代陈霆的《踏莎行·晚景》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乡村画面。"流水孤村,西风古道",以流水、孤村和西风为背景,展现出一种寂静而寂寥的氛围。"槎牙老木昏鸦噪",老树枝干参差,乌鸦在其中嘈杂鸣叫,增添了时光流转与荒凉之感。
"夕阳倒影射疏林,一时妆点秋容老",夕阳余晖洒在稀疏的树林上,给秋色增添了几分苍茫和深沉。"树暝寒烟,天低衰草",暮色降临,寒烟笼罩着树木,天空低垂,衰草摇曳,进一步渲染了凄清的秋意。
"登楼望极双眉小",诗人登高远眺,心中的思绪随着视野开阔而愈发沉重,眉头紧锁,流露出淡淡的忧郁。最后两句"欲将归信问行人,青山尽处行人少",表达了诗人想要传递书信却无人可托的无奈,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以青山尽头的行人稀少作为结尾,更显孤独与落寞。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黄昏的景色,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作者的孤独心境和思乡之情。
刑徒鬼火去飘忽,息妇堆前殡齐发。
白烟泪湿樵叟来,拾得慈献陵中发。
青长七尺光照地,发下宛转金钗二。
持归薰沐置高堂,包裹恐为神所将。
妻儿朝拜复莫拜,冉冉卧病不得瘥。
省知天物厌凡庸,夜送白龙潭水中。
扣头却顾祈免死,永入幽宫伴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