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汪履道》
《次韵汪履道》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老来渐觉朋侪少,夜室孤禅还自照。

惟诗垢习未全除,赖有汪郎恰同调。

尝闻从来以类从,谷风忽作虎应啸。

交道今嗟张纸薄,老人尝乖少年约。

与君一笑似三秋,此道长令洞开廓。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次韵汪履道》。诗中描绘了诗人年老后对友情的感慨以及与友人汪履道之间的深厚情谊。

首句“老来渐觉朋侪少”,表达了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的朋友逐渐减少的现实。接着,“夜室孤禅还自照”一句,通过夜晚独自修行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自我反省。

“惟诗垢习未全除,赖有汪郎恰同调”两句,点明了诗人的兴趣爱好——诗歌,并且强调了与友人汪履道之间在诗歌上的共鸣和相互理解。这不仅体现了他们深厚的友谊,也反映了他们共同的兴趣和追求。

“尝闻从来以类从,谷风忽作虎应啸”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说明了志同道合的人自然会聚集在一起,就像山谷中的风声引来了老虎的咆哮一样,形象地描绘了朋友间的默契与共鸣。

接下来,“交道今嗟张纸薄,老人尝乖少年约”表达了诗人对于当今社会人际关系淡薄的感慨,以及自己年轻时与朋友的约定如今似乎难以实现的遗憾。

最后,“与君一笑似三秋,此道长令洞开廓”两句,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收尾,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快乐时光,仿佛跨越了漫长的秋天,让人心境开阔,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感悟,也展现了其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次韵黄文若春日山行过秦德久六首·其三

阶前春草唤愁生,屋上鸣鸠报晚晴。

忽有好诗来照眼,似逃空谷听人声。

(0)

归陂北用斜川韵

薄游不尽兴,归卧当少休。

曲水虽陈迹,斜川有新游。

浩歌独长往,岂亦惭此流。

侨寓三家村,飘如浮水鸥。

屡争渔樵席,共守狐鼠邱。

削迹屏冠服,索居谢朋俦。

樽中有馀滴,子献复父酬。

殷勤问稚子,汝复乐此不。

稚子掉头笑,老夫豁深忧。

但令常复尔,过是吾何求。

(0)

静夜二首·其一

家与重湖近,门当永夜开。

鹭随波浩荡,人共月徘徊。

晓色催星落,飞云带雨来。

长须汲水去,小艇淂鱼回。

(0)

湖居春晚杂赋八绝·其二

雨后春湖拍拍流,近门谁系两三舟。

水边寒食飞双燕,柳外斜阳卧一牛。

(0)

次韵常元明见寄三首·其三

我如病橘缀寒梢,璀璨何由入贡包。

交旧半应归宿草,乱离真已压前茅。

毛锥早信难当敌,铜弩何由学射髇。

愿借澜翻千偈手,为余一洗向来嘲。

(0)

次韵常元明见寄三首·其二

已分功名哙等高,平生谁问六花包。

千头愿种封侯橘,三脊仍惭缩酒茅。

乱后诗囊成长物,梦中惊胆落飞髇。

我非执戟明光客,知有何人肯见嘲。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