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寻华阳隐者》
《寻华阳隐者》全文
唐 / 李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闲却白云居,行踪出去初。

窗中聊取笔,架上独留书。

日背林光冷,潭澄岳影虚。

长闻得药力,此说复何如。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únhuáyángyǐnzhě
táng / pín

xiánquèbáiyúnxíngzōngchūchū
chuāngzhōngliáojiàshàngliúshū

bèilínguānglěngtánchéngyuèyǐng
chángwényàoshuō

翻译
悠闲地放弃了白云居的生活,初次出门游走。
在窗边随意拿起笔,书架上只留下书籍。
阳光照不到树林,显得格外冷清,潭水清澈,山影倒映其中显得虚无。
常常听说药物的功效,这样的说法你觉得怎么样?
注释
闲却:放弃。
白云居:隐居的地方。
行踪:行动的踪迹。
初:初次。
窗中:窗边。
聊取:随意拿起。
架上:书架上。
独留:独自留下。
日背:阳光照不到。
林光:树林中的光线。
潭澄:潭水清澈。
岳影:山的倒影。
长闻:常常听说。
药力:药物的功效。
此说:这种说法。
复何如:你觉得怎么样。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频的作品,名为《寻华阳隐者》。诗中的意境幽深,语言朴素,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赏。

“闲却白云居,行踪出去初。”开篇两句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白云之下设居,是古代文人隐逸的典型画面,表明诗人已经找到了一处远离尘世的安宁所在。而“行踪出去初”则透露出诗人刚刚开始踏上寻访隐者的旅程。

“窗中聊取笔,架上独留书。”这两句展示了诗人的书房情景。窗前偶尔拿起笔墨,或许是为了记录心中的所感所思,而书架上的书籍则如同知己,静默相伴,传达出一种淡定和宁静。

“日背林光冷,潭澄岳影虚。”这里描写了一个山谷深处的景象。夕阳西下,林间的光线变得柔和而又有些许凉意,潭水清澈,山影在水中摇曳,营造出一种空寂幽静的氛围。

“长闻得药力,此说复何如。”末尾两句则是诗人对于隐者的追问。这里的“药”可能指的是道家修炼所说的仙丹,或许是比喻生命中的智慧和精神滋养。诗人询问,听说隐者有长生之术,这种说法又是如何解释的呢?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深切愿望。

作者介绍
李频

李频
朝代:唐   字:德新   生辰:818—876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猜你喜欢

梦良以书献吉梦戏作二绝·其二

枕中佳兆远相誇,未敢凭虚便拜嘉。

老去定心如止水,不随閒梦入人家。

(0)

次韵张仲宗绝粮五绝·其一

高贤往往突不墨,造化从来一小儿。

执戟逐贫曾有赋,柴桑乞食岂无诗。

(0)

次韵钱伸仲见贻兼送别二首·其二

郊居牢落似东屯,剥啄欣闻客叩门。

笔下波涛文贯道,胸中瑜瑾学逢源。

西余未遂谐清赏,南浦俄惊黯别魂。

金菊万株秋露重,此时重复望来辕。

(0)

邓子文辞曹枉道相过且出往还诗见示次韵二篇上呈·其二

独学离群政自伤,宠临何幸不遗忘。

莫嗟黄伞稽掀擢,行看青冥指忽荒。

好问徒知积鸡蹠,登涂曾不倦羊肠。

衡州言语高天下,秀拔如君实肯堂。

(0)

送胡彦师职方迎亲赴阙二首·其二

簪笔文昌作望郎,暂抛台史护衣香。

摛辞曾是金声奖,程奏亲逢玉色康。

禄洎千钟荣滫瀡,图分九服职封疆。

到都右衮如相问,为说飘流鬓已霜。

(0)

次韵尧卿兄诗酒中兴三首·其三

耻向权门事靴板,懒于驿路奏书笺。

芳醪不厌三千盏,嘉颂时为十二篇。

吟里情怀清似洗,醉中身世小如拳。

伯伦子美真豪逸,风味平生愿执鞭。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