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长文正夫游北山》
《与长文正夫游北山》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柳岸松门胜处通,马蹄踏雾入空濛。

春寒有力欺游子,天色无情没断鸿。

雨脚远连山脚暗,杏梢斜倚竹梢红。

驼裘拥鼻吾衰矣,年少犹嫌料峭风。

(0)
注释
柳岸:岸边有柳树。
松门:松木门。
马蹄:马的蹄子。
空濛:模糊不清的样子。
春寒有力:春寒刺骨。
游子:在外漂泊的人。
天色无情:天空冷漠无情。
断鸿:离群的大雁。
雨脚:雨滴。
山脚暗:山色阴暗。
杏梢:杏花枝头。
倚:依靠。
驼裘:驼毛皮衣。
衰矣:衰老了。
料峭风:微寒的风。
翻译
柳树依岸的松木门,通往一处美景,马蹄踏着雾气进入朦胧的世界。
春寒料峭,仿佛有力量欺负游子,天空无情感,连大雁也消失不见。
雨滴远远地连接着山脚,使得山色昏暗;杏花枝斜靠在竹枝上,显得一片红色。
我穿着驼毛皮衣,鼻子被温暖包围,感叹自己已经老去;年轻人还嫌春天的寒风刺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与长文正夫游北山》。诗中描绘了春天游历北山时的景象,展现出一种清新而富有生机的意境。

首句“柳岸松门胜处通”,点明了游踪,柳岸松门,暗示了环境的幽静和自然之美。接着,“马蹄踏雾入空濛”描绘出骑马行进在晨雾中的画面,朦胧而神秘,给人以遐想。

“春寒有力欺游子”一句,通过写春寒之强劲,表达了游子在外的艰辛,也寓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紧接着,“天色无情没断鸿”则借鸿雁消失在天际,象征着离别和远方的思念。

“雨脚远连山脚暗,杏梢斜倚竹梢红”两句,通过描绘雨滴打湿山脚的暗淡和杏花、竹枝的色彩对比,展现了春天的多变和生机盎然。

最后,“驼裘拥鼻吾衰矣,年少犹嫌料峭风”以自我感叹收尾,诗人感叹岁月不饶人,即使身披驼裘保暖,仍觉春寒料峭,流露出对青春不再的惋惜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北山春游的景色,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夜听印师礼诵走笔偶成

街鼓初停香篆寒,呗声那为雨声阑。

弥陀界远疑城近,慈氏宫深外院宽。

正念可争无念好,非心还较即心难。

道人别有安身处,未必清晨叩懒残。

(0)

花朝

故园新甲子,今日是花朝。

雨意含高阁,风光到小桃。

阴晴候农圃,山水动渔樵。

夙有林泉癖,淮南谩见招。

(0)

题画

昔游何事足贫豪,红树沿江百里遥。

梦到石梁秋老处,灵山盆盎一丘高。

(0)

题牡丹竹

牡丹须绿叶,春早叶难多。

莫道扶持少,新篁捧绛罗。

(0)

人日立春

年来日日风清日,今日风清更可人。

遥献美汤怜送节,更闻金胜簇新春。

烟添柳色看犹浅,鸟踏梅花落自频。

东阁早时闻一曲,却令和客不胜新。

(0)

送李县赴调

好将宠辱付浮沤,公道于今何处求。

谁谓一春淹别驾,又飞双舄向神州。

秋归远水行应杳,夜发轻舟挽不留。

楚璞由来天下宝,不妨明主再三投。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