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惟程伯子,远绍孔门真。
间气千年聚,遗书万祀新。
金陵明道长,草泽古人心。
坐席诸生侍,春风迹未陈。
恭惟程伯子,远绍孔门真。
间气千年聚,遗书万祀新。
金陵明道长,草泽古人心。
坐席诸生侍,春风迹未陈。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送张古心明道山长》。诗中表达了对张古心先生的赞赏和不舍,以及对其学术思想的传承与推崇。
"恭惟程伯子,远绍孔门真":这两句表明张古心先生继承了儒家学派的正统思想,其渊博的学识如同远古时期直系传承下来的孔孟之道。"恭惟"表示对其学问的敬仰,"程伯子"是指北宋时期的儒学大家程颢,后世尊称为“伯子”,这里用以代指张古心先生;"远绍"意谓遥相继承。
"间气千年聚,遗书万祀新":这两句诗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张古心的学问如同积累千年的精神力量,其所留下的著作犹如经久不衰的瑰宝,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财富。"间气"指的是隐约可感的精神力量,而"遗书"则是对其著述的赞誉。
"金陵明道长,草泽古人心":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景象和氛围,"金陵"可能是指张古心居住的地方,"明道"意味着他在这里弘扬了正道。"草泽"形容环境的清幽,而"古人心"则表达了对先贤之心的向往与守护。
"坐席诸生侍,春风迹未陈":这两句诗描写的是张古心先生教导学生的情景。"坐席"指的是讲学的场合,"诸生"是泛称在座的门人弟子,而"侍"则表明他们恭敬地围绕着老师。"春风"象征着和煦而又生机勃勃的文化教育氛围,"迹未陈"意味着这一切都还没有完全展现出来,是充满了无限可能。
整首诗通过对张古心先生学问的赞美,以及对其教诲与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位贤师的形象和他所处时代背景下的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