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径柴门屈曲通,拂檐疏竹弄微风。
等闲光景无人管,两树金沙相对红。
石径柴门屈曲通,拂檐疏竹弄微风。
等闲光景无人管,两树金沙相对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山居画面。"石径柴门屈曲通",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尽头是简朴的柴门,显示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质朴。"拂檐疏竹弄微风",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细节,稀疏的竹子轻轻摇曳,似乎在与微风共舞,营造出一种恬淡的自然氛围。
"等闲光景无人管",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无人打扰的生活状态的欣赏和满足,"等闲"二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淡然与超脱。最后,"两树金沙相对红"以富有诗意的意象收尾,将视线转向了门前的两棵树木,它们犹如金叶般灿烂,对比鲜明,增添了画面的色彩与生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简洁的语言,展现了道庵(可能为一座庵堂或僧人居住的地方)的静美,以及诗人在此处的闲适心境,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向往的隐逸生活理想。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