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驴为人盗去·其一》
《驴为人盗去·其一》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磨嫌居士谋生拙,碑恨诗人下道看。

好在隔花临水处,为谁信辔逐金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纽带以及自然环境的美丽。首句“磨嫌居士谋生拙”,以“磨嫌”二字开篇,巧妙地将“磨”字与“嫌”字结合,暗示了主人公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不满或无奈,同时也暗含了对某种生活方式或职业的不适应或不满足。这里的“居士”可能指的是一个隐士或修行者,通过“谋生拙”表达了其在生活中的困境或挑战。

接下来的“碑恨诗人下道看”,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在这里使用了“碑”和“恨”两个词,既可能是指对某座墓碑的感慨,也可能是在表达对某些行为或现象的不满。特别是“恨”字,强烈地表达了情感的深度,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遗憾或愤怒。同时,“诗人下道看”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社会上不同角色之间的互动,以及他们对特定事件或人物的不同态度。

后两句“好在隔花临水处,为谁信辔逐金鞍”,则转向了对美好自然环境的赞美和向往。这里运用了“隔花临水”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仿佛是远离尘嚣的避世之所。同时,“为谁信辔逐金鞍”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自由与追求的渴望,以及对现实束缚的反思。这句话似乎在说,即便是在这样的美景之中,人们仍然难以摆脱世俗的牵绊,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地探讨了人在自然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自由与美好的不懈追求。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也反映了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们普遍面临的生存困境和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滁守平远堂

魏公大雅士,英英峙冰玉。

平反廷尉府,共理滁阳牧。

奋髯慑狐鼠,折箠行凫鹜。

高眠日照廊,坐啸风生竹。

度堂云雨上,斗柄高插屋。

摆落区中缘,超摇尘外躅。

遥苍拥鬟髻,漱碧韵琴筑。

虽无花解笑,自有云树宿。

王春亦已班,臣昼可屡卜。

举目送归鸿,寄此千里目。

(0)

再至龟潭

岁岁来寻罨画春,看山弄水意长新。

不知流水今何处,只有青山是故人。

(0)

春事三首·其三

黄鹂遗好音,碧草萦别恨。

雨擢翠千寻,风敛红一寸。

持醪散百忧,琢句破孤闷。

呼童数击鲜,无久诸郎溷。

(0)

李茂嘉寄茶·其二

大瓢贮月泻银瓶,瑟瑟松风入坐鸣。

拟把金钗候汤眼,睡魔先已树降旌。

(0)

湖州道中四首·其三横山堂

溜雨苍皮四十围,年来又见子孙枝。

龙钟白首门前客,待看成阴合抱时。

(0)

雉山岩昔有僧结庵此山中诵法华经野雉日一集听之至终卷乃去率以为常忽数日不至山下有妇人产子腰胁间馀雉毛数寸寺有石纪其事

顽石解首肯,老松闻肘回。

野鸟集隅坐,听法时一来。

山僧古佛徒,一龛寄岩隈。

哀此堕卵状,点砾妙夺胎。

休去复歇去,呱呱见啼孩。

独此腹胁馀,斑斑尚毰毸。

精通日月贯,义动金石开。

异事垂千年,仆碑卧苍苔。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