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镜云绅间,书室花宫侧。
羃林绿帷张,竖峰玉笏植。
容膝已不啻,存意于焉息。
可以观化机,亦因养性德。
设如假濂溪,于中注太极。
月镜云绅间,书室花宫侧。
羃林绿帷张,竖峰玉笏植。
容膝已不啻,存意于焉息。
可以观化机,亦因养性德。
设如假濂溪,于中注太极。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书屋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书屋周围的自然环境,以及其内心的平和与对宇宙自然之理的感悟。
首句“月镜云绅间”,以“月镜”喻明月如镜,映照着云层,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神秘的氛围。接着,“书室花宫侧”则将书屋置于花丛之中,暗示了书屋的雅致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羃林绿帷张,竖峰玉笏植”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四周的景致。绿林如同绿色的帷幕展开,竖立的山峰则像玉笏般挺拔,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书屋周边的壮丽景色。
“容膝已不啻,存意于焉息”表达了书屋虽小,但足以让人心灵得到休息与安宁。这里的“存意”既指保存心意,也暗含了对内心世界的重视与追求。
“可以观化机,亦因养性德”则揭示了书屋不仅是读书学习的地方,更是观察自然规律、修养道德品性的场所。通过观察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化机),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宇宙之道,进而培养高尚的品德。
最后,“设如假濂溪,于中注太极”引用了宋代哲学家周敦颐(濂溪先生)的思想,表达了在书屋中可以深入思考宇宙的根本原理(太极),达到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整首诗通过描绘书屋及其周围环境,以及诗人在此处的心灵体验与哲学思考,展现了一种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