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对雨篇》
《对雨篇》全文
明 / 王维桢   形式: 古风

西山黯黯云气黑,日落未落带雨色。

夜深乱鸦九衢喧,轰雷厌城雨翻盆。

揽衣惊出莽四顾,前屋后屋溜如注。

楼头钟鼓不闻传,但闻玉沟溅溅波涛怒。

此时上御集灵台,烛里龙颜莞莞开。

平明筵张雨亦歇,左右争进万年杯。

君不见回枯小麦青,社鼓赛神民乐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城市的生动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势之大与城市生活的反应。首句“西山黯黯云气黑,日落未落带雨色”描绘了乌云密布、雨势将至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压抑的氛围。接着,“夜深乱鸦九衢喧,轰雷厌城雨翻盆”进一步渲染了夜晚暴雨的场景,乌鸦在街道上喧闹,雷声轰鸣,雨水倾盆而下,形象地表现了雨势的猛烈。

诗人通过“揽衣惊出莽四顾,前屋后屋溜如注”描述了人们在雨中的反应,表现出雨势之大,连屋顶的雨水都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而“楼头钟鼓不闻传,但闻玉沟溅溅波涛怒”则通过对比,突出了雨声之大,掩盖了平时的钟鼓之声,只有雨水撞击地面的声音显得格外响亮。

接下来,“此时上御集灵台,烛里龙颜莞莞开”描绘了皇帝在雨中巡视的情景,烛光映照下的龙颜显得格外温和,体现了君主在艰难时刻仍关心民生的仁德之心。最后,“平明筵张雨亦歇,左右争进万年杯”描述了雨停之后,朝廷宴会上的欢乐气氛,表达了人民在经历了风雨之后,生活得以恢复的喜悦之情。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风雨变化,还巧妙地融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以及在困难面前,人们团结一心、共渡难关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王维桢
朝代:明

(1507—1555)明陕西华州人,字允宁,号槐野。嘉靖十四年进士。历修撰、谕德,官南京国子祭酒,以省母归。适关中地震遇难。自负经世才,谙知九边要害,识文墨,不得少效于世。扼腕时事,好使酒谩骂。诗文效法李梦阳,有《槐野存笥稿》。
猜你喜欢

暮冬寄盐城弟二首·其一

流水应无极,东流向海城。

殷勤嘱双鲤,为寄别离情。

(0)

和陈度支杜城园池长韵诗

三辅衣冠多俊贤,迩来风物故依然。

君家复在城南社,时望从知尺五天。

韦氏训经门益大,酂侯治第世相传。

雪残太一虚无里,尘涨重城苍莽边。

修竹万竿迷暗谷,清渠百道散鸣泉。

欣欣树色知春近,寂寂禽声觉地偏。

使节归来同昼锦,扁舟浮去似登仙。

禆谌适野非无兴,更挹逍遥池上篇。

(0)

题幽州图

代北屯兵盛,渔阳突骑精。

弃捐看异域,感激问苍生。

尚识榆关路,仍存汉郡名。

可怜成反拒,未见请横行。

先帝曾亲伐,斯人昔徯征。

大功危一跌,遗恨似平城。

往者干戈役,因之玉帛盟。

权宜缓中国,苟且就升平。

名号于今错,恩威自此轻。

奈何卑圣主,岂不负宗祊。

事有违经合,功难与浴评。

复雠宜百世,刷耻望诸卿。

封畛唐虞旧,氛祲渤碣清。

遗黎出涂炭,故老见簪缨。

寒谷青阳及,幽都日月明。

此怀如万一,高揖谢纵横。

(0)

上夏太尉

四海传烽急,长安亦响振。

老儒稽变事,强敌暴生民。

廷议衣冠客,书闻草野臣。

诸公咸世杰,天子识平津。

开府三司旧,提兵十万新。

丹青大信著,明白睿谋伸。

赐马飞龙亚,分衣宝带亲。

貔貅帐下士,鹓鹄幕中宾。

虎节关河雪,天街毕昴尘。

朔方须筑郡,燕谷豫含春。

策效曾无敌,师行辄有神。

人心惟助顺,天道亦亲仁。

执钺来刑虢,勾芒下赐秦。

成功符屈指,默化剧陶钧。

既已通西域,还应察佩珉。

焉知充国颂,不足壮麒麟。

(0)

送刘郎中监灵仙观尽室而往

华发星郎七十馀,碧山遥访羽人居。

白石不为天上药,淮南欲试枕中书。

长缨自濯沧浪水,高盖仍瞻驷马车。

福地神仙应易致,几时南岳侯乘舆。

(0)

送人赴阙

五月齐侯报政时,衮章英节照西畿。

昔看高雁冥冥去,今喜长魂婉婉归。

诏使相望拥冠盖,都人倾倒迟光晖。

师臣固有三公拜,岂独优游奉讲闱。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