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至林木异,心空来远声。
草根幽响奏,小叶孤萤明。
静念既有在,久之无可名。
轻云自闲暇,坐久山风鸣。
微雨偶然过,清心相向生。
月至林木异,心空来远声。
草根幽响奏,小叶孤萤明。
静念既有在,久之无可名。
轻云自闲暇,坐久山风鸣。
微雨偶然过,清心相向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静寂的夜景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月至林木异,心空来远声。”这里,“月至”指的是月光洒落在林间,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接着“心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澄明与开阔,而“来远声”则是对夜深人静时,自然界中偶尔传来的声音的一种描绘,这些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
“草根幽响奏,小叶孤萤明。”诗人细致地捕捉到了草丛间微弱的声响,以及小叶下萤火虫闪烁的光亮。这两句增强了画面感,读者仿佛能听到夜晚草木间的轻微声音和看到昆虫在叶间闪耀的身影。
“静念既有在,久之无可名。”诗人表达了一种深沉而又无法言说的内心体验,这份宁静与感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发深刻,但却难以用语言概括。
“轻云自闲暇,坐久山风鸣。”这里,“轻云”指的是天空中飘浮的薄云,它们在夜晚显得格外悠闲。诗人沉浸于这份宁静之中,长时间地坐在山间,聆听着山风吹过时发出的声音。
“微雨偶然过,清心相向生。”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细雨,它洗涤了尘世的喧嚣,让诗人的内心变得更加清澈。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这份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孕育出一份生命力的活力。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对夜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