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园久芜没,何以奉君游。
故城已耕稼,台观皆荒丘。
池塘尘漠漠,雁鹜空迟留。
俗衰宾客尽,不见枚与邹。
轻舟舍我南,吴越多清流。
梁园久芜没,何以奉君游。
故城已耕稼,台观皆荒丘。
池塘尘漠漠,雁鹜空迟留。
俗衰宾客尽,不见枚与邹。
轻舟舍我南,吴越多清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所作的《和子瞻自徐移湖将过宋都途中见寄五首》中的第五首。苏辙通过这首诗描绘了梁园久经荒废后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以及对当前萧条的感慨。
首句“梁园久芜没”,点明了梁园的荒废状态,暗示了往日的繁华已成过去。接着,“何以奉君游”一句,既是对友人即将来访的期待,也暗含了对梁园现状的无奈与遗憾。
“故城已耕稼,台观皆荒丘。”描述了梁园如今的荒凉景象,昔日的城郭已被农耕覆盖,曾经的楼台亭阁也只剩下荒凉的土丘。这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变化,也是历史变迁的象征。
“池塘尘漠漠,雁鹜空迟留。”进一步描绘了梁园的荒凉,池塘被尘土覆盖,显得死寂,只有偶尔停留的雁鸭显得格外孤独。这一景象不仅凄凉,更蕴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俗衰宾客尽,不见枚与邹。”指出梁园的衰败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变化,更是社会风气的衰落,昔日的文人雅士不再聚集于此,连同那些才华横溢的人物如枚乘、邹阳也不复相见。这不仅是对个人友谊的怀念,也是对文化传承断裂的哀叹。
最后,“轻舟舍我南,吴越多清流。”诗人想象着自己乘坐小舟,离开这片荒凉之地,向南航行,途经吴越地区的清澈河流。这一句既是对未来的展望,也隐含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不舍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梁园荒废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繁华的追忆、对当前萧条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希望的寄托,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太行走幽都,昂首始欲放。
翠色洒晴空,奔云掣奇状。
济源王屋来,澎赑谁能障。
挽强角大河,激箭出其上。
邑居固殷脤,表里实雄壮。
晋文启南阳,伯业乃高抗。
寇公昔剖符,日光耀甲仗。
长鲸十万崩,洛城气沮丧。
蔼郁桑枣阴,厜㕒雉堞向。
据鞍望黄华,揽古神犹王。
复忆屠沽豪,井里一相访。
崩褫指故墓,仿佛浊鹿城。
献帝辞天位,投间此吞声。
何知舜禹事,强饰揖让名。
幽囚结气惨,备恪假礼赢。
竟保天年殁,复土禅陵成。
敚攘心不愧,猜嫌意犹轻。
残忍肇寄奴,解绶无活情。
展转绝命祝,天家勿复生。
菟裘宁非幸,伤哉荣悴并。
梧门居士金仙人,说法今现诗龛身。
三车尽扫辟支果,拈花一笑诸天闻。
众人耳诧胜义谛,谓此夙识无依因。
岂知甘苦悉自得,十年面壁惟精勤。
维摩丈室柳湾侧,翛然一榻辞俗氛。
当其瓣香坐啸咏,栴檀薝卜交氤氲。
睒睒双目但内视,须弥芥子俱微尘。
辁量主客溯宗派,教化广大开觉门。
遂令好事入图绘,山水布置争鲜新。
小桥十里树一色,绿云围绕诗人村。
五家写景各入妙,不同其貌同其神。
诗耶画耶人斯在,镜花水月皆天真。
此中三昧未易识,纵观吾亦聊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