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壬子感事四章·其一》
《壬子感事四章·其一》全文
清 / 宁调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上将雍容阃外尊,醴泉芝草信无根。

六朝金粉推红玉,七郡良家尽孟贲。

不食帝羓终积憾,似闻辽鹤有啼痕。

交游百辈凋零后,当作晨星总可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上将的威严与风采,他地位崇高,如同古代边疆的守护者。"醴泉芝草"象征着他的清正廉洁,暗示其德行犹如自然界的灵物,虽看似无根,实则深植人心。诗人提及"六朝金粉"和"红玉",暗指这位上将以昔日繁华盛世的瑰宝——红颜美女来比喻,显示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七郡良家尽孟贲"进一步强调了上将的勇猛和地方的忠诚,孟贲是战国时期勇士,这里用来形容其麾下将士的英勇。然而,诗人笔锋一转,提到上将"不食帝羓",表现出其清廉自守,但这也让他积累了一些遗憾,可能是因为未能满足某些人的期望。

"似闻辽鹤有啼痕"借辽鹤的哀鸣,寓言上将的孤独与哀愁,可能是因为身边的朋友凋零,使得他倍感寂寞。最后,诗人以"当作晨星总可论"作结,将这位上将比作黎明前的星辰,虽然孤独,但仍闪烁着光辉,象征着他在困难时期的坚守和价值。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沉的情感,赞扬了上将的高尚品质和坚韧精神。

作者介绍

宁调元
朝代:清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
猜你喜欢

正月二十日启馆呈逊兰师,并示若村舍弟

少小须勤学,文章实可亲。

师严力不废,性定课方真。

绛帐丹铅重,青灯尺璧珍。

待看春试返,芹藻羡头巾。

(0)

鹧鸪天.寿劳敬修八十

风雨婆娑八十人。海滨元自不垂纶。

扫除入世胸中棘,长养凌寒劫后筠。

看羽换,推花新。壶天依约有通津。

坊开履道窝安乐,懒向桃源问几秦。

(0)

浣溪纱.旧历四月十六日为明末张儿乔女士生日,同人以名香花果祀之。方壶并歌余所制百花冢曲为寿。先期由邓昙殊绘象供养,因为题此。呜呼,何世何年,此物此志,古愁今恨,能不依依。乔倩有灵,当兴同感

文采风流合二乔。百年犹觉殢人娇。

百花生日又今朝。

兰笑似闻弦解语,莲香禁得酒同浇。

兵尘惆怅满红箫。

(0)

鹊桥仙.夕景

一重花影,一重帘影。永昼冰幮人静。

抛书浅拨乳鹅灰,正试了、花瓷新茗。

暮萤光映,噪蝉声定。薄暝追凉篁径。

孤蟾穿树忽惊鸦,鳞云簇簇秋河冷。

(0)

买陂塘.甲申冬月大雪,在鸠江趸船同宋南生作

荡长空、冷云吹暝,江声新搁潮涌。

旗亭风紧天无色,苍莽古原荒垄。银汉拥。

看片片鹅毛,堆没琉璃缝。琼楼合冻。

任数点梅花,满庭飞絮,白战贾余勇。

销金帐,美酒初开碧瓮。不如吾辈閒冗。

团茶自取冰泉煮,禁体吟成肩耸。寒正重。

怕此际、深山卧瘦高人梦。红腔漫弄。

且唤起诗魂,拈毫写瑞,抵作贺年颂。

(0)

浪淘沙

碎笛迸龙吟。寒冱重阴。碧城消息尚沈沈。

又是洒窗蕉雨急,扰乱秋心。俯仰百忧侵。

酒薄孤斟。留题醉墨忍重寻。

去也几回犹怅望,住也难禁。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