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花影,一重帘影。永昼冰幮人静。
抛书浅拨乳鹅灰,正试了、花瓷新茗。
暮萤光映,噪蝉声定。薄暝追凉篁径。
孤蟾穿树忽惊鸦,鳞云簇簇秋河冷。
一重花影,一重帘影。永昼冰幮人静。
抛书浅拨乳鹅灰,正试了、花瓷新茗。
暮萤光映,噪蝉声定。薄暝追凉篁径。
孤蟾穿树忽惊鸦,鳞云簇簇秋河冷。
这首《鹊桥仙·夕景》由叶恭绰创作于清末近现代初,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宁静画面。
首句“一重花影,一重帘影”,以双重意象开篇,花影与帘影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雅致的氛围。接着,“永昼冰幮人静”一句,通过“永昼”(漫长的白天)和“冰幮”(冰凉的床席),以及“人静”的描述,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清凉,仿佛让人感受到夏日傍晚的微风拂面,带来一丝凉爽。
“抛书浅拨乳鹅灰,正试了、花瓷新茗”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主人公在悠闲时光中,放下手中的书籍,轻轻搅拌着炉火上的乳鹅灰,同时品尝新泡的花瓷茶饮。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生活的闲适与情趣,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接下来,“暮萤光映,噪蝉声定”描绘了夕阳西下,萤火虫在夜幕降临前闪烁着微光,而蝉鸣声逐渐平息,预示着夜晚的来临。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捕捉,也暗含了时间流逝的意味。
“薄暝追凉篁径。孤蟾穿树忽惊鸦,鳞云簇簇秋河冷”几句,则将视角转向户外。薄暮时分,主人公沿着竹林小径漫步,感受着微凉的空气。突然,一轮孤月穿透树梢,惊起了栖息的乌鸦,而远处的云层如同鱼鳞般密集,秋水显得格外寒冷。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通过光影、声音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深邃的思考氛围。
整体而言,《鹊桥仙·夕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傍晚图景,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作者对生活、时间、季节变化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朔风厉严气,玄云结层阴。
霜雪被原野,行李寒骎骎。
踯躅兽强顾,惊鸟辞故林。
路滑局峻坂,缘云上嵚崟。
挽藤断人迹,反畏跫然音。
藜藿不充肠,况乃饥鼯侵。
开门望晴霁,白日肯照临。
不忧冻馁逼,所怀四海心。
聊兴漆室叹,不待雍门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