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岁晏思归五首·其三》
《岁晏思归五首·其三》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昔宠尘三事,今怀念一丘。

稻粱争鹜饱,章服裹狙愁。

心与蘧非化,年惊赵语偷。

欲将知止意,归谢汉恩侯。

(0)
翻译
昔日的荣宠已如尘土般消散,如今只怀念那片山丘。
稻谷和高粱竞相吸引野鸭觅食,华丽的服饰却包裹着内心的忧虑。
我的心境并未随世俗变迁,岁月流逝让我感叹时光匆匆。
我想要表达知足常乐的心愿,归去向汉朝的恩主致谢。
注释
昔宠:过去的荣耀。
尘三事:如尘土般的往事。
今怀念:如今怀念。
一丘:一片山丘,象征田园生活。
稻粱:稻谷和高粱。
争鹜饱:争相吸引野鸭来饱食。
章服:华丽的官服。
裹狙愁:包裹着内心的忧虑。
蘧非化:蘧,蘧庐,比喻世俗变化;非化,不随世俗变化。
赵语偷:赵语,指时间过得很快;偷,形容不知不觉。
知止意:知足的心意。
汉恩侯:汉朝的恩主,可能指皇帝或朝廷。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往昔繁华时光的怀念,以及现实中种种不易的感慨。"昔宠尘三事,今怀念一丘"两句,通过对比昔日的荣华与今日的寂寞,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深切怀念和现实中的孤独无依。

"稻粱争鹜饱,章服裹狙愁"则描绘了一种生存竞争激烈的情景,人们为了物质财富而相互争斗,连野兽也不得安宁,这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人心的不安。

"心与蘧非化,年惊赵语偷"中,“心与蘧非化”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内心世界无法和自然界融为一体,表达了一种精神上的孤独和不被理解。而“年惊赵语偷”则是说随着岁月的流逝,听到赵州(今河北省赵县)的方言也让人感到惊讶和陌生,这里可能暗示了时间带来的变化和人的根离失所。

最后两句"欲将知止意,归谢汉恩侯"表达了诗人想要抑制内心的不满与哀愁,返回到那个可以感受到恩惠的地方,以此来感激那份久远的恩情。这也许是在暗示诗人对于某种政治恩惠或是个人恩情的怀念。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示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现实与过去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新春感事八首终篇因以自解·其七

梁州陌上女成群,铜绿春衫罨画裙。

相唤游家园里去,鞦韆高挂欲侵云。

(0)

新春感事八首终篇因以自解·其八

乌藤即是碧油幢,百万天魔指顾降。

酣枕不知霜缟瓦,下床已见日烘窗。

(0)

道室即事四首·其三

遍游海岳却归秦,除却南山万事新。

长剑高车何足道,金人十二也成尘。

(0)

雨中自项里夜至新塘舍舟步归二首·其二

天如漆黑泥没踝,老健犹能踸踔归。

袅袅炉香支枕看,终年只合掩柴扉。

(0)

松下纵笔四首·其二

老不能闲莫笑予,五千言岂世间书。

青松折取当麈尾,为子试谈天地初。

(0)

夜意二首·其一

幌外灯青见鼠行,林梢月黑有枭鸣。

只言中夏夜偏短,万里梦回天未明。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