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安止怀予北归怅然有作三首·其一》
《和安止怀予北归怅然有作三首·其一》全文
宋 / 郭祥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濛濛春气扑晴霄,游水登山望泬寥。

旧学已荒三岁懒,故乡何处一身遥。

沈沟断木思班匠,吹沫纤鳞待晚潮。

君有高才当自奋,不应先我问耕樵。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春日景色时的复杂心情。首句“濛濛春气扑晴霄”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日清晨的朦胧景象,春气轻拂,仿佛能触及晴朗的天空,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接着,“游水登山望泬寥”一句,诗人通过自己的行动——游水登山,表达了对广阔天地的向往与探索。这里的“泬寥”形容的是天空的辽阔无垠,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空旷与孤独。

“旧学已荒三岁懒”表明诗人对于过去所学知识的遗忘以及长时间的懒散状态,流露出一种自我反省的情绪。“故乡何处一身遥”则直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距离感,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跃然纸上。

接下来的“沈沟断木思班匠,吹沫纤鳞待晚潮”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意象来表达情感。沉入沟中的断木让人想起工匠的辛劳,而等待晚潮的鱼儿则象征着期待与希望。这两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

最后,“君有高才当自奋,不应先我问耕樵”则是对友人的鼓励与期待。诗人认为自己虽然有才华,但并未充分发挥,希望友人能够珍惜才华,积极进取,不应过早地考虑退隐或从事农耕之事。这既是对友人的劝勉,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景色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思考,以及对友情与自我价值的追求。

作者介绍
郭祥正

郭祥正
朝代:宋   字:功父   籍贯:自号谢公山   生辰:1035~1113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猜你喜欢

宿荥阳甯氏园

喧卑背城市,旷荡临溪水。
车流溯绝壁,河润及桃李。
居人有佳思,过客得新喜。
中桥一回顾,欲入迷所自。

(0)

次韵钱勰待制秋怀

壮心老自消,秋思悲不怨。
中怀不堪七,那用日食万。
朝阳净涂潦,白露沾草蔓。
夹衣搜故褚,酒债积新卷。
狙猿便林薮,冠带愁槛圈。
梦追赤松游,食我青精饭。
归心久已尔,佳句聊复劝。
近闻洮东将,间出边马健。
裨王坐受缚,右袂行将献。
念此愧无功,归欤适吾愿。

(0)

次韵子瞻郭熙平远二绝

乱山无尽水无边,田舍渔家共一川。
行遍江南识天巧,临窗开卷两茫然。
断云斜日不胜秋,付与骚人满目愁。
父老如今亦才思,一蓑风雨钓槎头。

(0)

荥阳唐高祖太宗石刻像〈并叙〉

荥阳大海院高齐石像二,高不数寸,而姿制甚妙。
唐高祖为郑州刺史,太宗方幼而病甚,祷之即愈。
因各为一碑,刻弥勒佛,且记其事,至今皆在。
元祐二年九月,祭告永裕陵,过而观焉,作小诗以授院僧。
谁言肤寸像,胜力妙人天。
欲疗众生病,阴扶济世贤。
身微须覆护,眼净照几先。
岂为成功报,犹应历劫缘。

(0)

次韵王钦臣秘监英殿井

碧甃涵云液,铜瓶响玉除。
汲花攒点罢,洒雾唤班初。
龙饼煎无数,螭研滴有余。
従官方醉饱,一酌解清虚。

(0)

次韵张君病起二首

壮年得疾势能支,不废霜螯左手持。
渐喜一杯好留客,未应五斗似当时。
口中舌在时闻句,雪里心安不问师。
去卧淮阳従病守,功名他日许君期。
老去生经废不行,镜中白发见空惊。
解将冲气通枯指,易甚新阳发旧茎。
一悟少年难久恃,不妨多病却长生。
文章缪忝追前辈,服食従来亦强名。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