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茅斋夜酌示诸生和迁居之夕闻邻舍儿读书》
《茅斋夜酌示诸生和迁居之夕闻邻舍儿读书》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蛙宫陈乐部,阶树应时禽。

虽无山水缘,耳畔足清音。

斋中何所有,木榻与布衾。

门庭多韵士,弦诵间豪吟。

灵气归海潮,自北以至南。

海霞朝夕变,涛声自古今。

人生如风萍,一别即商参。

念此恻中肠,惟赖酒杯深。

坐客扬清歌,歌罢还复斟。

颓然遂至醉,无言对韵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茅斋中饮酒的情景,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首句“蛙宫陈乐部,阶树应时禽”,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景象,仿佛蛙鸣与鸟啼共同构成了美妙的乐章。接着,“虽无山水缘,耳畔足清音”表达了即使身处简陋的环境中,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斋中何所有,木榻与布衾”描述了简朴的居住环境,但“门庭多韵士,弦诵间豪吟”则展现了诗人周围充满文化气息的氛围,朋友们的琴声与吟诵声交织成一片,增添了生活的雅致与情趣。

“灵气归海潮,自北以至南”将自然界的壮丽景观与人的精神世界联系起来,暗示着无论是在北方还是南方,大海的潮汐都蕴含着无穷的生命力与智慧。接下来,“海霞朝夕变,涛声自古今”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永恒与变化,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人生如风萍,一别即商参”借用风中的浮萍比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表达了对相聚与离别的深深感慨。“念此恻中肠,惟赖酒杯深”则流露出诗人借酒浇愁的情绪,试图在酒的麻醉中暂时忘却生活的忧愁。

最后,“坐客扬清歌,歌罢还复斟。颓然遂至醉,无言对韵琴”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欢聚畅饮的场景,通过音乐与美酒寻求心灵的慰藉。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初入丹霞

此山先住人先住,今古还他长老知。

宝几高临岚岳静,香幢缭绕海云随。

孤峰壁立霜天迥,万壑晴阴钟梵迟。

丹梯有路从登陟,拨草瞻风应为谁。

(0)

海珠寺

微茫云海一珠浮,中有仙家十二楼。

红蓼斜连枫叶寺,绿榕低护木兰舟。

采芳客至昌华苑,拾翠人归花渡头。

夕梵晨钟鸣底事,一蓑江上独夷犹。

(0)

还旧里示玄之弟

山中别汝今差长,及我归时事事新。

草字爱工先子业,律诗初学盛唐人。

斋心渐向青莲社,避世难辞漉酒巾。

竹策蓑衣吾辈事,几时婚嫁了馀因。

(0)

过访龚半千高斋分赋

竹园数亩石城西,角里先生此卜栖。

白叶箕传欢有子,素丝琴断久无妻。

眼前陵谷看如幻,笔底云山路不迷。

朝市似容高卧稳,故令门巷草萋萋。

(0)

韶石舟中寄诸同学

积雨淹江暗,江流涨不消。

舟中经累日,山上望连宵。

知有前期在,终疑后会遥。

离群犹未远,旅况已难调。

(0)

寿萧孟昉

柳溪弦管响通津,云是先生岳降晨。

入座名贤联海国,投机高论起山人。

云移梵影松阴转,帘捲仙花玉盏频。

丹峤月深螺渚梦,枝头应带石门春。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