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熙宁中,轼通守此郡。除夜,直都厅,囚系皆满,日暮不得返舍,因题一诗于壁,今二十年矣。衰病之馀,复忝郡寄,再经除夜,庭事萧然,三圄皆空,盖同僚之力,非拙朽所致。因和前篇呈公济子侔二通守·其一》
《熙宁中,轼通守此郡。除夜,直都厅,囚系皆满,日暮不得返舍,因题一诗于壁,今二十年矣。衰病之馀,复忝郡寄,再经除夜,庭事萧然,三圄皆空,盖同僚之力,非拙朽所致。因和前篇呈公济子侔二通守·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除日当早归,官事乃见留。执笔对之泣,哀此系中囚。

小人营糇粮,堕网不知羞。我亦恋薄禄,因循失归休。

不须论贤愚,均是为食谋。谁能暂纵遣。闵默愧前修。

(0)
注释
糇粮:干粮,这里糇粮,借指生活必需。
堕网:即犯法。
闵默:亦作悯默,心中有忧说不出来的意思。
前修:先贤。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囚徒的同情和对自己处境的无奈。诗中“除日当早归,官事乃见留”两句说明了诗人本应在除日(农历每月初一)回家,但因公务繁忙而被迫留下。这不仅反映出当时官员工作量大的现实,也透露出诗人对家庭的思念。

“执笔对之泣,哀此系中囚”表达了诗人看到满厅的囚犯时的悲伤和同情。这里的“执笔”不仅是写字的工具,更象征着诗人的情感流露。他通过文字来倾诉自己的哀痛,对于那些身陷囹圄之中的不幸者表示出深切的哀悼。

“小人营糇粮,堕网不知羞”则是对比,指出普通百姓为了生活奔波,有时甚至会做出不道德的事情,而这些人却不知道自我反省和羞愧。相较之下,诗人自己虽然也在为物质利益而努力,但至少还保持着一定的自尊和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觉悟。

“我亦恋薄禄,因循失归休”则是苏轼对自己处境的反思。他虽然也喜欢微薄的俸禄(官员的薪金),但这种因循守旧、缺乏进取的心态,使他错过了返回家乡的机会,导致自己在仕途上停滞不前。

“不须论贤愚,均是为食谋”强调了无论智愚,只要为了生计,就会有相似的行为。这里体现出诗人对人性的洞察和理解。

最后,“谁能暂纵遣,闵默愧前修”则表达了诗人的自责之情。他希望能够有人暂时放过这些囚犯,但却只能是自己的沉默和内心的懊悔。这里的“前修”指的是之前的错误或不当行为,而诗人对此感到后悔。

整首诗通过苏轼深刻的情感和精妙的笔触,展现了他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胡太常录寄黄侍讲诗二首见示因次韵·其二

翰林风度似涪翁,伐木相求一笑逢。

东岘看云披鹤氅,北门视草忆鳌峰。

花间载酒清歌起,竹里行厨异味重。

晚岁文章浩如海,百川日夜尽朝宗。

(0)

挽恽东阳

方外论交独有师,一谈一笑共襟期。

閒云屋下传灯处,慈母冈头忆弟时。

土室每同清夜话,草堂犹有去年诗。

青山满目人何在,收泪长怀不尽思。

(0)

送张道士·其二

岁晚揆余初度日,梅花索笑共清妍。

留连风月三千界,俯仰乾坤六十年。

斥鴳海鹍齐小大,春猿秋鹤与周旋。

但教强健加飧饭,莫把穷通更问天。

(0)

观文叔兄续脩潘氏清谱有感

吾父实为君仲父,延陵家里继书声。

兰分蕙族元同气,梅是樊兄最有情。

骨肉岂能忘至理,子孙犹得记清名。

他年二姓披图谱,知我渊源自默成。

(0)

风雨赤城旅夜书怀

吾儿为客在黄山,我向丹丘岁又阑。

千里乡关家信远,一灯风雨客毡寒。

衣钩石角难行路,船趁潮头易上滩。

须信故园归去好,梅花相伴竹平安。

(0)

宿蟾峰

湖上蟾峰镇碧波,万家高倚石嵯峨。

我来却值秋初霁,快睹中天月色多。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