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歌恐泪先放,欲望恐泪先垂。
风吹日微,百草变衰。所思寸云生,所见千林满。
举手折千林,尽作一寸短。
欲歌恐泪先放,欲望恐泪先垂。
风吹日微,百草变衰。所思寸云生,所见千林满。
举手折千林,尽作一寸短。
这首诗《悲歌》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感慨。
首句“欲歌恐泪先放”,表达了诗人想要抒发情感却又担心泪水先于歌声流出的复杂心情,流露出一种欲言又止的无奈与哀愁。接着“欲望恐泪先垂”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矛盾,似乎在说,即使想控制情绪,泪水也难以自抑,形象地刻画了情感的难以驾驭。
“风吹日微,百草变衰。”这两句以自然界的细微变化来隐喻人生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微弱的阳光透过轻风拂过,万物似乎都失去了生机,百草凋零,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所思寸云生,所见千林满。”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思念比作云朵,所见的景象则象征着心中的世界。寸云生,意味着思念如同云朵般细微而密集;千林满,则是心中所见的景象繁复而广阔,既表现了思念的深沉,也反映了诗人对世界的观察和感悟。
最后,“举手折千林,尽作一寸短。”这句诗以行动表达情感,诗人仿佛在伸手折断了眼前的千林,却最终只能得到一寸的长度。这一细节不仅强化了前文的情感冲突,还寓意着无论多么努力,面对命运或情感的束缚,最终都只能获得有限的自由或满足,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局限性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悲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无常、情感纠葛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沈屯云乱,倚阑干愁对,春山颜色。
芳事无情翻有信,依旧小桃红坼。
鸟语关关,帘痕滟滟,容易繁华掷。
楼台无恙,到来多少尘隔。
漫忆楚客当年,朋笺花底,秀语分寒碧。
吹泪庭槐亲酹取,此是沧桑曾历。
落日琴声,遥天蜃气,新恨谁销得。
回肠断尽,隔篱休送残笛。
倚阑独殿群芳,肯将颜色随红瘦。
冰壶凝液,玉槃承露,蝶窥蜂逗。
压架酴醾,吹帘柳絮,影迷阶甃。
怅彩鸾信渺,月斜烟淡,知甚处,香来骤。
歌舞扬州最好,正春浓、琼花开后。
含颦欲语,将离有恨,粉痕微皱。
和露簪馀,娇分素靥,酥凝纤手。
只鬓丝老去,西园寂寞,把韶华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