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砚池荒,梦草堂圮,愧我三载栖迟,何处寻墨客诗人,追维芳躅;
鹿城眼底,雁荡望中,羡君一麾出守,最好携双柑斗酒,步武前贤。
洗砚池荒,梦草堂圮,愧我三载栖迟,何处寻墨客诗人,追维芳躅;
鹿城眼底,雁荡望中,羡君一麾出守,最好携双柑斗酒,步武前贤。
此联描绘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与敬仰之情。上联“洗砚池荒,梦草堂圮”以荒废的洗砚池和倒塌的梦草堂为背景,暗喻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文人墨客生活状态的怀念。接着,“愧我三载栖迟,何处寻墨客诗人,追维芳躅”一句,流露出作者对自己未能在文坛留下足迹的自责与遗憾,同时表达了对追寻古代文人足迹的渴望。
下联“鹿城眼底,雁荡望中”则转换视角,将目光投向远方的鹿城和雁荡山,展现了广阔的自然景观,也寓意着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最后,“羡君一麾出守,最好携双柑斗酒,步武前贤”表达了对理想中的文人生活——携酒游山、追随先贤足迹的羡慕与向往。整联通过对比古今、虚实结合的手法,既展现了对古代文人生活的追忆与赞美,也寄托了作者对于理想文人生活的憧憬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