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门寺前溪上有亭余榜以通幽陈丞有诗次韵·其三》
《石门寺前溪上有亭余榜以通幽陈丞有诗次韵·其三》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茶瓯放手送归客,屋上鸣禽犹唤人。

山僧别我月中去,不过虎溪君莫嗔。

(0)
翻译
放下手中的茶杯,送别归客,屋檐上的鸟儿还在呼唤着人。
山中的僧人月光下与我告别,他不会越过虎溪,你不要怪罪。
注释
茶瓯:茶杯。
归客:归乡的客人。
屋上:屋顶上。
鸣禽:鸣叫的鸟儿。
山僧:山中的僧人。
月:月亮。
虎溪:虎溪,传说中禅宗祖师慧远和高僧庞统曾在此地相遇,后成为禅林圣地。
嗔:责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别离时刻的宁静与淡然。开篇“茶瓯放手送归客”,设定了一个临别赠送的情景,茶瓯作为送行物品,表达了对出发者的关怀和惜别之情。

接下来的“屋上鸣禽犹唤人”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归客已去,屋顶上的鸟儿仿佛仍在呼唤,那种留恋不舍的情感通过自然界的声音得到传达,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山僧别我月中去”一句则是对即将离别之人的描述。山僧象征着清高脱俗,他要在明月下离开,这不仅映射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最后,“不过虎溪君莫嗔”一句则是对朋友的劝慰和安抚。虎溪往往带有险峻之意,诗人在这里告诫归客即使路途艰难,也不必挂念或生气。这句话既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也体现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切。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描绘,传递了一种淡定的情感和超脱的心境。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片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过马头

暖日轻风过马头,石矶重叠锁江流。

两朝不见青山面,惊喜层峰迓客舟。

(0)

秋夜怀友寄秦伯容太守等二首·其一

夜永怀人频有梦,日来作郡到无为。

江淮渐见干戈息,草木先承雨露滋。

家累相忘勤国事,郊行遍问抚民痍。

西风依旧秋容好,未暇登高醉片时。

(0)

寓所

盖茅为寓所,郡治亦于兹。

篱外獐窥吏,衣中蚁齧肥。

昼长无讼牒,兴到有新诗。

早食逢来使,斋厨米再炊。

(0)

二月十六日喜晟至武昌

偶傍船窗立,惊看雪袂来。

羁怀三月久,欢气一时回。

换米携盐策,延宾举酒杯。

从知家信好,病释岸花开。

(0)

橹港

昔年游此地,市井簇人烟。

水驿官船鼓,花林酒閤弦。

重来尽芦渚,何异变桑田。

回望蟂矶在,临流独怅然。

(0)

寄题清高亭

不受尘所浊,应无物与齐。

一天秋月爽,千嶂晓云低。

汲水瓢堪饮,乘风杖独跻。

超然胸次远,境胜畅幽栖。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