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斋秋感二十首·其八》
《西斋秋感二十首·其八》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明年七帙开,头白焉用悲。

佚乐或早死,老穷君勿嗤。

幼小入学堂,忆我十岁时。

堂宇化为灰,无复同学儿。

二十上京华,生齿何熙熙。

千万骨已朽,世换朝市移。

夜枕念此事,百感心自知。

飒飒落叶堕,浩浩寒风吹。

(0)
注释
明年:指来年。
七帙:古时指七十岁。
头白:头发花白。
悲:悲伤。
佚乐:放纵享乐。
嗤:嘲笑。
学堂:学校。
十岁:十岁的年纪。
堂宇:教室。
灰:灰烬。
京华:京城。
生齿:人口。
骨已朽:尸骨已腐烂。
世换:世道变换。
百感:各种感触。
心自知:内心明白。
飒飒:形容落叶声。
浩浩:形容风大。
翻译
明年到了七十岁,满头白发何必悲。
早早享乐或许会早逝,贫穷衰老你无需嘲笑。
回忆起小时候进入学堂,那时我才十岁。
教室已成灰烬,再无昔日同窗的孩子。
二十岁我来到京城,人丁兴旺多么繁华。
千万人的骨头已腐朽,世间人事变迁,朝代更迭。
夜晚枕着这些思绪,百般感触内心自知。
秋叶萧瑟落下,寒风浩荡吹来。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以及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开篇“明年七帙开,头白焉用悲”两句,直接点出了时间的飞逝和个人衰老的现实,让人感到悲凉。接着“佚乐或早死,老穷君勿嗤”表达了面对死亡和贫困时的豁达态度。

诗人通过“幼小入学堂,忆我十岁时”回顾往昔的学子生活,而“堂宇化为灰,无复同学儿”则描绘出时光带来的破败和孤独。"二十上京华,生齿何熙熙"一句,勾勒出年轻时的雄心壮志与如今的落差。

"千万骨已朽,世换朝市移”两句,强烈地表达了历史变迁、生命消逝的悲观。夜晚枕上所思,百感交集,这种复杂的情感是通过“夜枕念此事,百感心自知”传递给读者的。

最后,“飒飒落叶堕,浩浩寒风吹”不仅描绘了秋天萧瑟的景象,也增添了一份凄凉和孤寂之情,为整首诗划上了一个沉郁而深远的句号。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八龙冢

北原有荒邱,累累亘西东。

相传自古昔,葬者汉八龙。

一蛰呼不起,幽幽閟玄宫。

适野见遗迹,徘徊仰高风。

于嗟此神物,时用乃不终。

孰为神君藏,孰为慈明封。

千秋气不泯,化为草丛丛。

立石当古道,我意将焉穷。

(0)

中秋·其四

游人凡气尽,历历是神仙。

但恐神仙去,独留冰雪天。

(0)

为陈弘道题十一首·其二东园

卉木亭台景实稠,不留隙地豁吟眸。

举头见有空闲处,又构飞云十二楼。

(0)

游齐云岩值雪有作

怪石飞云路更斜,长风远水思无涯。

金仙直竖兜罗指,玉女细挼薝卜花。

兴到直须斟北斗,壶倾安得唤西家。

岩神刚许云衢步,好称先生鬓未华。

(0)

咏真乐·其五

炼丹先把气神调,法水频浇慧火烧。

三物混融三性合,一阳来复一阴消。

金炉端正千神会,宝鼎功成万象朝。

药就丹圆神脱蜕,全身露出赤条条。

(0)

述工夫·其九警众

口头三昧谩矜夸,阔论高谈事转差。

比似着形求实相,却如捏目起空花。

随将物去终归幻,裂转头来便到家。

莫怪清庵多臭口,打开心孔要无遮。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