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七帙开,头白焉用悲。
佚乐或早死,老穷君勿嗤。
幼小入学堂,忆我十岁时。
堂宇化为灰,无复同学儿。
二十上京华,生齿何熙熙。
千万骨已朽,世换朝市移。
夜枕念此事,百感心自知。
飒飒落叶堕,浩浩寒风吹。
明年七帙开,头白焉用悲。
佚乐或早死,老穷君勿嗤。
幼小入学堂,忆我十岁时。
堂宇化为灰,无复同学儿。
二十上京华,生齿何熙熙。
千万骨已朽,世换朝市移。
夜枕念此事,百感心自知。
飒飒落叶堕,浩浩寒风吹。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以及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开篇“明年七帙开,头白焉用悲”两句,直接点出了时间的飞逝和个人衰老的现实,让人感到悲凉。接着“佚乐或早死,老穷君勿嗤”表达了面对死亡和贫困时的豁达态度。
诗人通过“幼小入学堂,忆我十岁时”回顾往昔的学子生活,而“堂宇化为灰,无复同学儿”则描绘出时光带来的破败和孤独。"二十上京华,生齿何熙熙"一句,勾勒出年轻时的雄心壮志与如今的落差。
"千万骨已朽,世换朝市移”两句,强烈地表达了历史变迁、生命消逝的悲观。夜晚枕上所思,百感交集,这种复杂的情感是通过“夜枕念此事,百感心自知”传递给读者的。
最后,“飒飒落叶堕,浩浩寒风吹”不仅描绘了秋天萧瑟的景象,也增添了一份凄凉和孤寂之情,为整首诗划上了一个沉郁而深远的句号。
北原有荒邱,累累亘西东。
相传自古昔,葬者汉八龙。
一蛰呼不起,幽幽閟玄宫。
适野见遗迹,徘徊仰高风。
于嗟此神物,时用乃不终。
孰为神君藏,孰为慈明封。
千秋气不泯,化为草丛丛。
立石当古道,我意将焉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