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滕地官枉顾定山》
《滕地官枉顾定山》全文
明 / 庄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利名已透更无关,那问还山与出山。

活水偶来同此坐,黄花不定爱谁閒。

忘形本自无宾主,画影终该照孔颜。

向晚欲归言不断,天峰月挂乱松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超脱名利束缚的隐士形象,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

首联“利名已透更无关,那问还山与出山。”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表示他已经超越了世俗的追求,不再关心是否回归山林或离开山林,体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颔联“活水偶来同此坐,黄花不定爱谁閒。”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活水偶然来访,诗人与之同坐,象征着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而黄花(菊花)的开放则不为特定的人所独爱,表现了自然界万物生长的自由与普遍性。

颈联“忘形本自无宾主,画影终该照孔颜。”这里诗人以“忘形”表达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无我之境,无论是宾还是主,都已消融在自然之中。同时,“画影”与“孔颜”(孔子与颜回)的引用,暗示了诗人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物质与形式的精神境界,与古代圣贤的精神相契合。

尾联“向晚欲归言不断,天峰月挂乱松间。”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准备归隐的情景,虽然言语未尽,但心中已有归隐之意。天边的山峰上挂着一轮明月,与周围的乱松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思和艺术魅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庄昶

庄昶
朝代:明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猜你喜欢

补和王深甫颍川西湖四篇·宜远桥

溪流去无穷,路远更难尽。
信步到桥边,望中千里近。

(0)

补和王深甫颍川西湖四篇·明月舫

明月照寒宵,湖水白如昼。
纵览泊中流,清光应可就。

(0)

次韵宋次道庆黄安中李邦直二舍人皆自史院拜

右垣更直宠新班,便坐通名听别宣。
词训已高长庆代,事权不下永明年。
除官草罢诸番制,执简研馀万岁烟。
曾向兰台陪笔削,喜闻严近擢班迁。

(0)

效范景仁侍郎次韵和君实端明长句奉呈龙舒杨

公居幽绝谁能纪,欲到应须劳屐齿。
从官出入路萦纡,况今又去藩龙舒。
人在天南居在北,乡心千里云山碧。
山庭不用勒移文,时乐中和归未得。
他年若寻仙老会,洛下诸公尽中外。
百二十坊山水间,甲第相望门巷对。
过从不独赏芳珍,造适何妨谈道真。
回头却望朝市里,多少思归未去人。

(0)

与次道集贤谏议元素翰林赴冲卿枢密谏议见招

江淮罢郡许归朝,台阁重来鬓渐凋。
内禁群英容接武,西枢元弼记尝僚。
当年已绝坐中礼,此日犹蒙客右招。
衰病无堪还自慰,交游相继上层霄。

(0)

次韵李公择谢黄学士惠文潞公所送密云小团一

小团品外众茶魁,宅相分从宰相来。
南省同僚得传玩,朵颐终日味山雷。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