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清光迥,登高览蓟丘。
岛开沧海日,天接太行秋。
画省风云合,烟城草树浮。
冥冥千里外,鹓鹭起中洲。
八月清光迥,登高览蓟丘。
岛开沧海日,天接太行秋。
画省风云合,烟城草树浮。
冥冥千里外,鹓鹭起中洲。
这首清代诗人周恭先的《八月》描绘了秋季登高远眺的景象。首联“八月清光迥,登高览蓟丘”点明时令,八月秋高气爽,诗人登上蓟丘,视野开阔。颔联“岛开沧海日,天接太行秋”以大海日出和连绵的太行山秋色为背景,展现出壮丽的自然风光。颈联“画省风云合,烟城草树浮”则将视线转向京城,风云际会的官署与笼罩在烟雾中的城市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尾联“冥冥千里外,鹓鹭起中洲”以远处的鹓鹭群飞作结,寓意着仕途或理想的远方,给人留下深远的遐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开阔,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辽阔与深沉,既有自然景色的壮观,又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寄托。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侬在吴松江上住。
松江一府物产饶,四腮鲈鱼名最著。
半江红树买鱼回,洗手作羹同下箸。
骨肉团圞话一堂,秋月春风等閒度。
谁为戎首召寇来,喟集浏河与黄渡。
烽火连天神鬼号,那不逃奔犯霜露。
惘惘出门泪沾衣,萍梗飘零在何处?
回首故乡烟茫茫,室庐无羔劳瞻顾。
憔悴姬姜深自怜,衰草斜阳岁云暮。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