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牛先已去,白鹤久方归。
若欲分优劣,老聃贤令威。
青牛先已去,白鹤久方归。
若欲分优劣,老聃贤令威。
此诗为北宋词人刘克庄所作,名为《杂记五言十首·其三》。诗中以青牛和白鹤的去留比喻人物的品行高下,表现了作者对德才优劣的思考。
"青牛先已去,白鹤久方归"两句设立了一种象征性的场景,青牛与白鹤代表着不同的品类。青牛可能象征着平凡、质朴,而白鹤则可能代表高洁、超脱。这里通过它们的不同行为,暗示了人们对待世间万物或人事的态度和选择。
"若欲分优劣,老聃贤令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观点,即在评价人物品行时,应以“老聃”和“贤令威”为标准。这里的“老聃”指的是老子,其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贤令威”则可能指的是孔子的德行与道德教化之威仪。在这两者的衡量下,可以分辨出人物的优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借古圣贤的智慧,表达了作者对于品性高低的思考,以及如何通过道德标准来评判世间万物。
六出凝阴气,同云指上天。
结时风乍急,集处霰长先。
草穗翘祥燕,陂桩吐白莲。
犬狂南陌上,竹醉小池前。
樵径花黏履,渔舟玉帖舷。
阵经旸谷薄,势想朔方偏。
楼面光摇锡,篱头晓列钱。
石苔青鹿卧,殿网素蛾穿。
嘶马应思塞,蹲乌似为燕。
童痴为兽捏,僧爱用茶煎。
念物希周穆,含毫愧惠连。
吟阑馀兴逸,还忆剡溪船。